互联网准备如何颠覆电影发行业?
0 ihunter 2014/05


互联网正深度渗透影视业。除了网络剧正在用精良的制作让大批年轻人远离电视机,互联网正深入电影发行渠道,未来的一线电影发行公司将全是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和影视业之间业务层面的整合一直在不断演变。网游公司和视频网站一直对影视行业兴趣浓厚。现在,完成了对电影消费的入口重置的是团购网站和售票网站:目前在线售票业务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30%,仅美团猫眼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就达到17亿元。

互联网售票份额在上升,不过现在一线的电影发行公司仍是中影、上影、华谊、博纳、光线、乐视等公司。但是交易环节向互联网的迁移只是表层现象,深层的改变在于互联网正在重塑价值链条。在传统的发行体系下,电影发行公司不掌握数据,不知道自己的受众从哪来,反馈如何,在互联网企业进入后,他们的竞争力正在被消解,随着传统发行模式被加速边缘化,或沦为互联网发行模式的一大补充。

值得观察的一个案例是将于明天上映的电影《心花路放》,美团网旗下的猫眼电影首次涉入电影产业上游,成为该片的联合出品方以及唯一在线预售平台。据王兴透露,截至9月22日,猫眼已经预售4,000万票房,美团猫眼这次有望帮《心花路放》预售一个亿的票房。

免费模式被带入这个领域。猫眼为了此次发行,补贴了大量的宣传和营销费用,抵扣掉每张票所赚的微薄服务费,其实就是免费在帮《心花路放》卖票。可以看出,连接了用户、片方和影院的互联网化发行公司不靠发行代理费赚钱,而是用接近免费的发行模式抢夺发行权并圈住用户,再寻找变现渠道。

传统发行公司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得到大片发行权(有些小制作影片还需要倒贴发行公司),同时通过庞大的地推队伍维持和影院关系,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这是更不易取代的人的因素。但美团的特殊之处在于经过团购领域的多年积累,已经锻造了一支颇具执行力的地推队伍,配合影片宣传的落地活动显然并非难事。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连续保持5-6年的20%-30%票房增长势头,有预测认为,到今年年底,在线票务网站的出票量占比会超过线下出票量,达到整个市场出票量的50%以上,而这一信号标志着影院人流的入口被重置,传统的影院流动人群的渠道优势将开始一步步衰退。伴随着传统发行渠道的衰退,院线的作用也将同步弱化:它将只是放映电影的门店以及互联网营销和销售的补充。

传统影视公司在今年也已经发现了这一趋势。基于这一判断,华谊兄弟在今年6月以2.66亿元控股“卖座网”,博纳影业总裁于冬也公开表示,计划投资或并购一至两家线上票务销售公司,以扩充博纳的发行渠道与综合能力。更快地拥抱互联网、变观众为用户是传统发行公司唯一的选择,否则,面对美团猫眼、格瓦拉公司,他们要打的很可能是一场不战而败的战争。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同是借着粉丝闹手机 罗永浩和雷军有啥不同?
下篇: 起底电影发行互联网化五大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