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下被低估的中国汽车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成为人类主要代步工具,有人说,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害”。而汽车保有量仅占全球3%的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更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年均死亡人数飙升至10万人以上,占全球16%。
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离不开“人、车、路”三大要素。
前几年曾有北京媒体报道,按中国机动车发生事故原因分析,司机违章占70%到80%,行人违章占15%,而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从数据表面看来,国内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公路使用者的问题。是以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公众首先着眼的也是驾驶者的驾驶责任,鲜有追究肇事车辆的车况及安全性能问题。
推荐阅读全球十大被搁置建筑:芝加哥螺旋塔 奶酪刨摩天楼
万科再唱年底降价论
太子奶自主重组进入倒计时史玉柱:领导力第一条是说到做到福田:第一个靠新能源汽车赚钱聪明人如何摆脱“穷忙”人生华谊重组阵痛:剥离近250家企业岳飞的教训 让领导烦心的五类人
而公安部门每年的车辆年检制度,也是公众的“定心丸”之一。殊不知,在一些业内人士眼里,恰恰是车辆年检的“短腿”以及年检制度无处不在的“猫腻”,使我国汽车的安全性能隐患成为了交通事故高发率背后的“隐形杀手”。
安全隐患被低估?
2009年5月2日下午2时50分许,一辆载着16名韩国游客开往江西的大客车在杭遭遇车祸。据悉,事故发生当时下着小雨,路面湿滑,一...
上篇:
并购潮下汤森路透的法务之行
下篇:
央企热衷“地王”制造 风险何以让银行兜底
精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