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诸葛亮的失误与启示
0 ihunter 2008/09
以我办联想的体会,最重要的一个启示是,除了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战略的判断力外,培养人才,选好接替自己的人,恐怕是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了。

  2006年年中,我应邀参加公司退休老总们的旅游活动,第1站是到成都,然后从成都驱车去都江堰。到成都自然必去武侯祠祭祀诸葛亮,当时正是春和景明,到处郁郁葱葱,然而瞻仰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在清人赵藩撰书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名联前,我和几位创业老伙伴们对诸葛亮一生的成败得失不禁感慨系之。回想起幼时,我熟读《三国演义》,也是诸葛亮的一个忠实“粉丝”:想当年,诸葛亮计出奇谋,三分天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他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然而,他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而且蜀国还是三国中最先亡国的一个。为什么他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在成都去都江堰的车上,我一路都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诸葛亮之败,固然有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我认为他本人培养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他用兵点将的时候,一般我们很难看到核心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更多是诸葛亮个人智慧的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的绝对依赖,广大谋臣及将领缺乏决策的实际锻炼。后来他身居丞相高位,工作多亲历亲为,没有放手着力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以致造成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局面。他最后选定姜维做接班人,也主要还是让姜维...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公司销售管理
下篇: 尊 爵 美 容 院 对 顾 客 护 理 的 19 个 服 务 细 节 要 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