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犯罪率增高 检察官称源于父母溺爱
陈小东这番话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却也有一定渊源。 “许多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由于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这些孩子走入社会后往往表现出好逸恶劳、毫无责任感等性格特征,对自己的放纵和侵犯他人利益不以为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检察官孙玉明说。
崇文区检察院公诉二处2005年以来审理的经济类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30岁以下的占总案件数的28%,而这一比率在2002、2003年只有18%。在这些案件中,诈骗类犯罪高达81%。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误入歧途呢?
无原则的爱,送子走上犯罪路
陈小东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只要陈小冬想要的,父母都会尽力满足。他们节衣缩食,却给儿子买最好的东西。陈小冬回忆,他五六岁时看中了商场橱窗里的一件玩具,母亲说家里类似的玩具太多了不给买,他哭闹着不依,对母亲又打又踢,还扯下了母亲的一缕头发,直到最终如愿。
中专毕业后,陈小冬有了自己的工作,但父母依然每月给陈500元至1000元零花钱。陈小冬的母亲患癌症多年,他却连母亲患什么癌都不知道。他从小娇生惯养,工作以后不愿挤公共汽车...
上篇:
职场规划的12个最愚蠢的想法
下篇:
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下)
精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