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房,缺的是平正允义(原创)
0 ihunter 2010/05

"三座年夜山"之一。这个题目年年成为"两会"上的抢手话题,可是题目一直得不到有效途理。我就在想,这毕竟是不能?照旧不为?

据新华网报道,进进三月,北京楼市的火爆显现让人瞠目结舌,月内匀称涨幅高达,良多楼盘涨幅跨越50百分,二手房也涨了。其中一个故事在不少买房者中流传,一位赵姓购房者3月初在通州某楼盘看中了一套2居室,已经准备下定金了,功效小赵感受18000元的价钱照旧太高,于是捏词有点饿了,出门买了煎饼返来再谈,再返来时,售楼小姐说刚才已经被人定了,价钱也涨到了23800元了,买煎饼的一会儿工夫就涨了50万元,濒临崩溃的小赵只能自嘲一个煎饼值50万元了。 并且,据地产业内人士吐露,都城买房者近五成为炒房客。已经建成5年的能住1000多户的燕郊某小区,现在的进住率仅40百分多。

另据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城调队的统计陈说显现: 全国闲置房共有6540万套间,在建房有1250万套间,如果以每套间3人栖身的话,闲房和在建房相加共有7790万套,可供2.6亿生齿栖身。据了介; 我国现在城镇生齿为5.5亿,假定这个7790万套的百分之50投向市场就可以供1.3亿生齿利用。

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房,缺少的是平正允义。因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年夜,中低收进阶级面临高房价缺少的是购买本领,良多家庭为买房不得不以透支将来的体例存款举债,靠断送三代人的幸福换来一个做"房奴"的机遇。而那些"先富者"手中的房子又何止一套两套,有的乃至少达五六套、十几套,他们把房产作为投资理财的体例赚取分外收进。而开发商则依仗面前与权利结成的"长处联盟"做后盾,为了高额利润护盘捂盘,便是不愿贬价。

2009年末,我曾写过一篇《别拿楼市当爹,需拿国夷易近当人》的批评。那时楼市因国际金融危殆略显低迷,于是各地政府纷纭出台救市政策和步伐,名曰拉动内需"保增加"。并且救市招数五花八门,有政府出钱购买商品房作保证性住房,有"购房退税",有"购房落户",另有"买房加分"等等。一些专家学者也勉力共同,说"房地产底子没有泡沫",乃至拿"未婚同居"、"仳离增多"、"丈母娘"说事,几乎拿楼市比亲爹还亲。但在面临老国夷易近买不起房,克制或低落房价上,那些伶俐尽顶的官员们就没了任何伶俐。

在中国良多事变让人整不年夜白。北京奥运会前夕,良多专家学者曾鼓励人们投身股市,说跟着中国经济的继续生长和北京奥运会的盛事,股票市场一定火爆,有看冲破一万点,于是忽悠的良多夷易近众投资股票,可功效是股夷易近们的上万亿血汗钱一夜间被蒸发。今年"两会"上,政府方才出台稳定和控制房价的宏不雅观政策,但会后北京等地马上就有创记载的"新地王"诞生。此次相干政府部分反响反应却是敏捷,不外克制"国企"涉足房地产,私企就可以哑口无言当"地王"了吗?这种头疼医脚的办法又能处理什么题目?

中国的房地产近况,谁都晓得是如何回事。政府靠着"卖地财政"支持着GDP政绩,并且权力人物从中获得无法公开难于在"阳光下运转"的灰色收进;地产商靠着政府的强力支持,明火执仗地赚取着畸高的暴利;在一座座都会高楼年夜厦林立的昌盛面前,一边是"先富们"掩人耳目地享用糊口、炒房赢利,一方面是"房奴"和蜗居的"蚁族"的灰心丧气、看房兴叹。

显然,管理高房价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里一个关键题目是敢不敢抛却自己的既得长处。 实在政府若真的想把房价降上去,尽不是什么难事。好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实施买房限制轨制?一个家庭划定最多购买两套房,或对购买两套以上房子的克以足够高额的"多占税",如许就可以有效停止以营利为目标的炒房者,不愁房价降不上去。我们各级向导不是常常讲按国情办事吗?我国的国情的最年夜特点便是人多地少,为了让老国夷易近们住有所居,来点真招实招有何难?并且这实在符合我们党和政府"权为夷易近所用、情为夷易近所系、利为夷易近所谋"的在朝理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陈晓锐:理会钢铁企业和他们的铁矿石
下篇: "多头不去世,空头不止"(反弹照旧反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