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了多少套房子,多少间展面?"
"房子22套,展面12间。"同学夸耀似的答道。
"那你花了多少钱呢?"同学固然是万万级的富翁,但他也不至于能把万万多的钱压在牢固资产上吧!我心中心算了一下,极度猜疑!
"现在买房子,傻瓜才掏钱!亏你照旧个生意人!"同学蔑视的看着我。
同学的话,几乎令我震耳欲聋,使我顺其天然。我赶快客套请教。于是,同学就对我说出一番匪夷所思、惊世骇俗的话来......以下,都是我同学的话,固然词句有些出进,但根基语意我照旧转述清晰了的。
一、买房不掏钱,你是如何操作的?
同学的话"零首付",于是,我一分钱没花,存款18万买了房(存款刻日为一年)。
一年期满,要还房款和利钱了。也不晓得是我幸运呢?照旧我倒运!那时,我的资金被一笔营业占用了。为了营业,我不但还不起房款不说,还得另外新增存款。心甘甘心,我找老干系――银行的信贷部司理沟兑。当我吞吞吐吐的把"延期还房款并另外新增存款"的要求说出来后,没想到,信贷司理却秘密的一笑,极度爽利的理睬了。
信贷司理给我出的主意很简朴:让我老婆,以两倍的价钱,存款买我的房子,存款刻日也是一年。
"两倍的存款,那便是两倍的利钱啊!你这不是变着法的剥削我吗?"我还没有反响反应过去。
"如果到时,你不还款呢?"信贷司理很镇定。
"啊......"
"被银行收房,没有什么年夜不了的!关键是除往税费后,我还凭空白得了17万。不,这17万我可不能一团体得,我至少要分给他5万。"很快,我反响反应过去。于是,我对信贷司理会心的一笑......
这,便是我第一次买房的经历。
我厥后的买房经历都与此类似,也便是:判断的不掏一分钱,全部用银行的存款买房子;然后,如果遇见不明IT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实在是傻帽)买房,那就低价卖给他。如果不断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赓续的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给自己,赓续的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并且,我是开典当行的,与银行的干系是通俗人无法比的。通俗老国夷易近买房,年夜都选择20年按揭,而我买房向来都是只存款一年,到期了才还本金和利钱。如许操作,不用交月供。而存款到期后,我只须做做"纸面文章"转存款一下。理想上,我一分钱也不用掏。
二、我不信,在理想糊口中能有如斯谬妄的事变。你讲的是"童话"吧!
同学的话:兄弟!我是看你人对,才给你讲这些掏心窝的话。你如何可以不相信我呢?你要如何本领相信我呢?
作者谈话:你就给我讲点理想的例子吧!
同学的话:你晓得王二麻子是如何发财的吗?
作者谈话:"那你说说。"王二麻子是我的另外一个同学,现在是开发房地产的亿万级富翁。
同学的话"空手道"。
房子修好后,王二麻子在正式收盘前,每每要举行一个"内部认购会"。这个内部认购,实在便是王二麻子调集公司内部员工和一些象我如许的、熟悉的炒房客(大概爽性是一些从招聘会上搜集的、众多的、应聘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以这些人的名义来买房子,全部用银行存款来买。这,便是所谓的"开发商囤房"。
并且,此次生意上报给银行的生意价,必需比理想的内部生意价提高30百分。为什么?因为存款买房要首付两成啊!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发出 100万,那你就必需以130万的房价向银行存款。如许,银行给你的钱便是:130万"利益费")=100万。
就如许,经由历程收盘前的内部认购,王二麻子实在已经乐成的全部发出了投资,把全部的危害转给了银行。到这时,王二麻子才会开始打广告卖房子,并回还"买地的银行存款"和"修房子的修建商垫资"。
作者谈话:背面又如何操作呢?
同学的话"如果遇见不明IT的投资者(说是投资者,实在是傻帽)买房,那就低价卖给他;如果不断没有投资者买房,那就赓续的把自己的房子加价转贷给自己,赓续的用银行的钱来还银行的债。"
不外,因为已经发出了按揭存款的首付款,所以背面的操作并不需要每一次都加价30百分,只需按着楼市房价正本的下跌幅度加价就可以了(即每年下跌14百分阁下)。
什么?万一房价下跌幅度缺乏于支付存款利钱如何办?笑话,你什么时候瞥见过中国楼市的房价下跌幅度低于昔时的存款利钱了?
年夜白了吧!这,便是中国楼市的房价只能下跌不能下跌;并且,房价的下跌幅度还不能低于昔时存款利钱的真正缘故原因!!
想想就以为好笑,居然有学者说,"修建成本和地价的赓续下跌,是房价飞涨的缘故原因。"这几乎是扯蛋!实在,"金融成本"才是房价组成的年夜头,至少要占现在房价的50百分。
以上海坍毁的莲花河边景苑为例。网上公布,其楼面价钱不到604元/平方米,修建成本也不到1300元/平方米(实在,网上公布的修建成本并不准确。市法院电梯公寓的修建质量总该比它好吧,修建成本也没有跨越1000元/平方米)这么廉价的房子,开发商为什么非得要把它卖到14000元/平方米呢?卖低一点、少赚一点不可吗?谜底是不可的。缘故原因很简朴,"金融游戏"是有成本的,每如许操作一次,房子就必需加价一次。只要赓续的加价,上述操作才有糊口生活的空间。所以,莲花河边景苑前年卖7000元/平方米,今年卖10000元/平方米,今年就得非要卖14000元/平方米。俗话说"豆腐盘成了肉价钱"。这,便是"金融游戏"的价钱!
有句话道出了现在中国楼市的真相,"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国夷易近的。"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现在的楼市,房价明显已经远远的跨越了老国夷易近的理想购买本领(也就意味着房子永久卖不出往),为什么房价还会赓续的下跌呢?并且,还要"量、价齐涨"呢?缘故原因安在?正在于此!
三、你讲的,只是极个另外现象,不能代表中国楼市的团体情势。
同学的话"姚康达"一人发放房贷7141万元,用于炒作128套住房。
森豪虚伪按揭案:从1997年年至2002年上半年,北京市华运达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森豪公寓、太利花圃为幌子,接纳假按揭的体例,向中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北京银行展览路支行三家银行骗贷算计16.2亿元。(请看《都城最年夜假按揭骗贷案震醒房市》
建行广州分行案:2002年,审计署抽查培植银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住房按揭存款,发明10亿元虚伪按揭。仅广东省汕尾市大众平安专家局某副局长一人,即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按揭存款3793万元。
曲沪平案:2006年,上海浦东生长银行陆家嘴支行在已发放存款中,发明亿元团体房产按揭存款存在典质不实,存款代庖署理人为"曲沪平"。厥后更查出与曲相干的房贷高达91笔,触及金额4亿元阁下。银行不得不委托衡宇中介公司出售典质房产,以接纳题目存款。
同泰案:2006年,北京同泰房地产公司涉嫌使用87份假业主所签购房条约,从银行骗贷6700万元。
成都假造房产骗贷案:2005年至2008年期间,立功猜疑人唐某勾串成都会房管局义务人员以假造房产的体例办理房产证举行骗贷。现已发明的涉案房产证已跨越一百多套,触及金额近二万万元!并且局势还在进一步生长中。
另外,今年银监会再三告诫的明白要求,"存款发放必需用于满意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防止信贷资金流进楼市"。但是,40000亿资金仍然流进楼市......
老同学,请你想一想,为什么会发作那么多的这类事变呢?为什么全国的银行都明晓得是假按揭也要把钱贷给地产商呢?岂非银行的官员们都是傻子吗?
实在,银行的官员们一点都不傻。
缘故原因在于,银行内部人员与开发商实在是狼狈为IT的冤家。介入这项操作的某些银行内部人员决不是希看经由历程购房者支付存款利钱为银行赢利,坦白地说,他们是在介入分赃"曲沪平案",上海浦东生长银行陆家嘴支行就收了楼,不得不可为了"房主";
2、因为开发商在银行内部的冤家,保护义务做的好的缘故,案子没显露。
保护义务如何做?很简朴"银行内部的冤家"们一同,把房子又一次加价卖给(转按揭)别的的"身份证复印件"(实在,房子仍然在开发商手里)。如许操作,开发商永久不会被收楼。
固然如许操作,房价会赓续的下跌,并很快的远远跨越老国夷易近的理想接受本领(也就意味着房子永久卖不出往)。可是,如许的操作,如果只从官样法式下去看、只从表面的纸上手续来看的话,它是永久合法的。这便是银行官员们勇于给开发商打保护的缘故原因"为人夷易近效力的好轨制"啊!
作为一个典当行的老板,以同行的目光来看,我以为银行存款的轨制马脚有:
1、典质物代价的评定体例出缺陷。
好比,明显开发商拿地只用了5000万,他却可以用这块地典质存款1个亿;好比,开发商修楼修到盖顶,明显只用了7000万(含地钱),他却可以用这个楼典质存款2个亿。
如果,依照我们典当行的规则来办,事变又会如何呢?
当开发商用这块地典质存款时,我会切身往核实:开发商拿这块地,能否真的给了****5000万。并且,如果这个情况失实,他也最多只能存款4000万。因为我要预提危害基金啊!
当开发商用这个楼典质存款时,我也会切身往核实:开发商修这个楼,能否真的花了2000万(只算修建成本,不含地)。我会依照各种人工、各种修建材料的最低价来核算这个楼的修建成本。并且,如果开发商修这个楼确实花了2000万,他也最多只能存款7000万"购房条约生意价"来发放存款,购房者最多能获得的存款金额是:7000万"依照衣服出厂价的8折"给他存款呢?照旧该"依照衣服零售价的8折"给他存款。
作者谈话:固然该按出厂价算。如果依照零售价算的话,卖衣服的贩子爽性不用开店了,他直接把衣服卖给银行赢利更快!恩,我年夜白了,怪不得在中国会出现"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国夷易近的"如许的奇闻!!!
同学的话:是啊!典质房的代价,不能由客户之间的生意来决议啊!!
2、责任追究体例出缺陷
"只需表面的纸上手续完整了,银行官员就没有了责任。"这如何可以呢?在我的典当行,我可不论你的纸上手续能否已经完整,只需是你担当的营业出了题目,嘿嘿!我就找你计帐!!!
另外,让国家丧失落16.2亿的森豪虚伪按揭案显露后,相干的银行官员居然没有被追究责任,这如何可以呢?嘿嘿!如果如许的事是发作在我的典当行,不要说让他家破人亡,我至少会让他和他的亲戚败尽家业!!!
作者谈话:是啊!发作金融案件后,居然不追究相干银行官员的责任。换成是我,我也以为"打草率"比尽忠职守更合算!!!怪不得中国的金融案件屡见不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你说到这儿,就连我这么笨的人也晓得了应该若何理顺楼市——只需严酷金融轨制,让炒房的人不能获得投机的资金,楼市的泡沫天然的就会散往!!
打破品德底线者戒:
上得山多终遇虎,夜路走多了会遇见鬼,常在河边走,总有一天会湿鞋,出来混,迟早总要还的。
上篇:
会员报到处(会员必读)
下篇:
最受接待产物 @ 爱微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