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地区太阳能产业分析报告
1、企业地区分布
海宁地区的650家太阳能企业,集中程度非常高。其中,袁花镇企业大约有350余家,所占比重达到54%;其次是黄湾镇,所占比重为21%。袁花镇太阳能的从业人员近万人,还拥有300亩的工业园。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太阳能的发展,据悉政府规划,到2009年当地太阳能产业要达到15亿元,在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要达到30%。
海宁地区太阳能企业分布情况
2、企业类型分布
海宁太阳能企业,以水箱生产企业为主。其中,品牌企业大约有40家,代表性企业有美大、同济阳光等;专门生产真空管的企业35家,代表性企业有钱江潮、宝光等;专门生产支架达到150家,代表性企业有劲乐、鑫凯等;专门生产水箱企业为360家,代表性企业有吉能、四季旺等;有仪表企业30家;配套设备企业8家,代表性企业有项氏、新伟等;其他企业30家,代表性企业有久久、德立珑、博创、振海等。
海宁地区太阳能企业分类统计表
企业类型
企业数量(家)
所占比重(%)
整机企业
40
6.13
真空管企业
35
5.36
支架企业
150
22.97
水箱企业
360
55.13
仪表企业
30
4.59
配套设备企业
8
1.23
其他企业
50
4.59
海宁太阳能企业类型结构图
3、企业性质分布
根据调查显示,海宁太阳能企业类型为公司的仅占3.5%,有23家;其他类型的占13.5%,企业数量为88家;而个体工商户占了83%,数量达到542家。由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门槛较低,所以一般企业规模比较小;另外据悉由于海宁地区持个体营业执照的工商户,其营业收入以自行申报为主要依据,上报的税费所占经营的成本率较低。因此在海宁太阳能产业中,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极高。
海宁地区太阳能企业分类统计表
企业性质
数量
比重%
公司
23
3.5
个体工商户
542
83
其他
88
13.5
海宁太阳能企业性质结构图
二、" LINE-HEIGHT: 150%">据多位业内人士估算,2005年海宁太阳能产业的产值大约20亿元。2006年,海宁年生产太阳能热水器整机120万台,产值大约15.6亿元,加上其他配件产值大约在35亿元左右,与上年相比增长36.1%。2007年产业太阳能产值大约在45亿左右,增长30.6%,基本与上年持平。由于行业发展逐渐成熟,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内、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地整体品牌声誉的相对下降,海宁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预计2008年海宁太阳能整机产值25亿元,其他配件产值30亿元,产值总计达到55亿元,增长幅度有所下降,比上年增长17.2%,增长幅度下降13个百分点。
2005-2008年海宁太阳能产值表
年份
产值(亿元)
增长率(%)
2005
20
" PADDING-LEFT: 5.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windowtext 1pt solid; WIDTH: 91.95pt; BORDER-TOP-COLOR: #ece9d8;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HEIGHT: 17.9pt;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noWrap width=123>2006
35
36.1
2007
45
30.6
2008Y
55
17.2
2005-2008年海宁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产值变动趋势
三、" LINE-HEIGHT: 150%">海宁太阳能产业在全国太阳能产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现在有180多条太阳能真空管镀膜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3600万支,装配约36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占到全国的18%左右;支架生产企业有150多家,年产量站到全国的的60-70%;整机产量至少在200万台以上。
2007年对中国太阳能行业的总产值增长拉动率达到4个百分点。不过,近三年的海宁太阳能产业对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增长的拉动情况看有所下降,也就是说近几年海宁近几年对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中国太阳能产业增速放缓以及海宁太阳能产业相对于我国太阳能产业增长率逐渐走低所造成的。
2006-2008年海宁太阳能产业比重、增长贡献率统计
" BORDER-TOP: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G-LEFT: 5.4pt; BORDER-LEFT-COLOR: #ece9d8; PADDING-BOTTOM: 0cm; WIDTH: 99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HEIGHT: 13.7pt;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noWrap width=132>比重%
增长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2006
14.29
23.08
8.33
2007
14.06
13.33
4.08
2008Y
14.67
18.18
3.13
注:贡献率=某一地区或品类的增长量(率)/全国或全部品类的增长量(率),表示某一地区或品牌对整体的增长的贡献程度;拉动指全国或全部品类总值增长速度与某一地区或品类贡献率的乘积。
2006-2008年海宁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比重、贡献率及拉动率图
四、" TEXT-INDENT: -18pt; LINE-HEIGHT: 150%">1、海宁太阳能产业链非常完整。
在中国太阳能产业版图中,海宁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集群是独一无二的。初步统计,以海宁为中心,20公里为半径的地理范围内,聚集了650多家太阳能企业,分布于太阳能热水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管窑22座,真空集热管生产线200条以上,年生产真空管5500万支,产能占到全国20%以上;支架企业150余家,销量占到全国60%左右;水箱企业360余家。从毛坯管、真空管生产,到太阳能热水器整机制造,再到配件供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大大提升当地太阳能产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产业集群、专业生产,成本优势明显。
海宁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集群明显,内部竞争充分,经过多年的竞争,专业化分工的特点也非常明显。比如,生产一个支架,一般都是由生产桶托企业、生产拉撑企业、生产主片(前腿、后退)企业和生产尾托企业协作完成。由于,专业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据说有一个20人的企业一年能生产20000台太阳能热水器,一个人平均1000台。另外,产业集群内充分的实现了资源共享、物流成本的节约和知识、信息的快速流通。通过产业集群及专业化生产,大大的提高了当地产品的的生产成本,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3、海宁太阳能产业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
海宁太阳能产业发展近20年历史,不论是当地的普及率,还是在业内的知名度有非常高。在当地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统计,该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城乡普及率达到76.3%,城镇家庭太阳能普及率达到93.5%,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行业内虽然说不出海宁有哪个知名名牌,但是对海宁太阳能产业的整体认知度却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如果合理应用这一优势,发挥地域品牌优势,提高海宁整个太阳能产业的美誉度,对于海宁太阳能产业的整体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海宁太阳能企业传播意识比较强。
当地太阳能企业非常重视营销传播的重要性,甚至压重金在此,从电视媒体、行业媒体以及户外广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的产品销营销观念被海宁太阳能企业彻底地推翻。当地一些企业老板认为在当今信息堆积、泛滥的时代,不通过广泛的营销传播,消费者不会认识你品牌,也不会认识你的产品,就更不会购买你的产品了,营销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就国内太阳能产业界,海宁地区的营销传播意识应该是全国最强的,力度也是最大的,其他地区无法与之相比。
5,创建科创园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太阳能热水器终端竞争的日趋激烈,太阳能企业需要强化技术,通过研发来突出差异,从低端的竞争转变为高端的竞争。幸好的是,目前嘉兴太阳能协会已经或准备牵头,依托高校教授群建立科创园,将市场需求的项目,通过创新转化成新产品后,转让给生产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改变企业小人才少,缺少开发资金的落后状况,可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笔者认为,海宁太阳能产业要想解决技术创新这一迫在眉睫的事情,光靠协会、专家建立这种科技研发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应该在资金、生产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6,在吸纳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应该走出去自我提升。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规模急速膨胀,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海宁太阳能产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相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目前,在海宁技校已经设置太阳热利用专业,培养初、中级技工,同时也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办专业营销学历班和短期培训班,除此之外,笔者建议当地相关机构应该协助当地企业人员走出去进行自我提升,尤其是意识、理念等方面的提升。
上篇:
第一季度责任缺失候选案例
下篇:
解读审计报告:审计署首次自揭家丑最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