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好的策略也是依靠人去执行的,因此,《孙子兵法》将“执行”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来讨论。在其第一篇“始计篇”中强调:“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是《孙子兵法》对执行的原则要求。后世的各大兵家和企业家,无不遵从这一执行天条。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九十六回中有一段关于执行力的著名故事,即“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和“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故事是这样描写的: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二万五千人出守街亭。抵达街亭后,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等理由,擅自作主,改变行军指令,拒绝遵从诸葛亮在总部对其的要求“于路口扎营”,而是屯兵山上,魏名将司马懿率军到达后,开始断其水源,待马谡不战自乱,最后发动火攻,马谡惨败而回,以致街亭失守,使得蜀军陷入困境,不得已退守汉中。为此,诸葛亮自贬三等,同时留下著名的“挥泪斩马谡”这一有关执行力的反面教材。
当今医药经营已进入微利时代,执行力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早期只要有一个好产品、好概念就能够取得丰厚的利润。如今,由于中国医药市场充斥了太多的同类产品,光有好产品还不行,在营销手法大体类似的残酷竞争中,还必须通过一支执行力强大的营销队伍执行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占领市场。
当然,《孙子兵法》在强调执行的同时也指出了作战胜利的一个前提:“计利以听”,也就是说首先应该有一个能够指导队伍获取胜利的正确的竞争策略。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职业经理人叹息,总部的指令下去真正执行的少,信息反馈的也少,各个办事处各自为政,自有一片小天地。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执行力强的营销队伍?《孙子兵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因此,营造执行力强的营销队伍需要从老板、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和物质基础等方面出发,创造“五个一”的必要条件。
一个善于放权的老板
善于当“伯乐”
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或是外资企业,作为企业掌门人即老板,为了使企业获取尽量多的利润,在商业竞争中必须通过营销队伍去攻城拔寨,于是老板必须做好“伯乐”的角色,做到知人善任。刘备这个“伯乐”发现了诸葛亮的才能,并委以重任,让其出任蜀国的军师,诸葛亮也终于成为了蜀国“营销队伍”的最高领导,随后成就了“三分天下”的伟业。
善于定“规矩”
为了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板还必须学会定规矩,给职业经理人一个游戏规则,妥善放权,在一个有张有弛的环境下,督促和激励经理人全身心地工作。只有定好规矩才能放心放权,只有合理放权才能招募到优秀经理人为企业打拼。
《孙子兵法》里对于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作了详细阐述,影响元素位列第一的就是“老板”是否有“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意思就是说老板能否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能否营造员工与企业共进退的工作氛围,将直接左右胜负的天平。史玉柱能够东山再起,与手下的铁杆营销团队是分不开的。
一个善于决策的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配备重在合适
营销队伍听不听总部的命令,很大部分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人格魅力。诸葛亮初次掌舵时,刘备旗下的关羽、张飞对他是将信将疑,有令不行。随着几次战役的成功指挥,诸葛亮才能够对队伍指挥若定。目前国内医药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有不少“空降兵”式的职业经理人往往在半年之后就被迫撤离企业,一方面是老板没有做好“伯乐”,另一方面是“空降兵”无法降服原有的营销队伍,指令出台无人执行,最终只好走人。
《孙子兵法》预测战争能否胜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将领是否具备优秀的素质,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因此“将孰有能”成为胜利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国内的医药营销经理人中,有善于做战略规划的,有善于做日常管理的,有善于攻城拔寨追回款的,有善于出谋划策搞品牌运作的,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来配备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12]下一页
上篇:
如何进行销售财务分析
下篇:
“瑜家山泉”的社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