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品类市场状况分析
0 ihunter 2011/12

一、从补益大品类市场份额数据看六味产品的市场现状。
"股指网",上海致联)

以桂枝茯苓胶囊起家,偏居苏北连云港一隅的康缘药业,近几年来“逆风飞扬”,呈现强劲增长势头,而表现最突出的品种就是六味地黄软胶囊,上海致联终端调查显示,康缘六味软胶囊已成为06年上海六味零售市场的领导品牌,而股指分析机构及康缘公布的年报均已证实了该品种自05年来的强劲的销售增长。

06年康缘药业年报显示,六味地黄软胶囊OTC市场同比05年增长110%,销售金额为0.873亿元(据此推算,05年康缘六味销售额仅为4000万元左右),根据股市分析机构(富豪网)最新公布数据,07年上半年(1—6月),康缘六味地黄软胶囊上半年增长为45%,按保守预测(康缘公布对该品种07年全年增长预测数据)43——44%计算,07年该品种销售应在1.5——1.6亿之间,07年较05年相比,增长了375%,年均增长率高达125%(见图九)。




与全部六味品种增长率比较,六味产品05年增长率约为50%(04年10亿、05年15亿,增长率50%),06年增长率100%(06年24亿——27亿),07年预测增长率将达到50%(即35亿左右),六味产品3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6.7%,所此康缘六味地黄软胶囊三年平均增长率比该类产品三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了约38.3%。

中国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下属研究机构)文章为上述数据做出了最好的总结:技术的创新和剂型的优势已显示了六味地黄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4、六味地黄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容量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预测,六味地黄产品的市场容量空间在100亿——150亿之间(2003年《华东医药学刊》论文《六味地黄制剂市场分析报告》),而06年全年六味地黄产品推算销售额仅为24—27亿元之间,即使按30亿计算,也不到预测常量的30%——20%;如果按06年六味增长率(100%)持续发展,2010年左右,既能达到该预测容量;从目前相关媒体公布的情况,国内众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正在加大对六味的二次开发力度或品牌运作力度,如太极集团07年研制的超浓缩六味地黄丸(每次只服3粒)、同仁堂、雷允上开发的六味地黄软胶囊、神威药业江苏颐海药业开发的六味地黄滴丸已经或即将上市,此外、江西汇仁将六味地黄丸移植到新成立的销售部门,聘请王刚为形象代言人,前期投入资金8000万(08年前计划4000万)在主要卫视进行广告投放,力图重塑昔日的“江湖地位”。

*新剂型六味主导未来市场发展:虽然目前传统的丸剂仍然占据着六味市场的最大份额(见图八),但以胶囊剂为代表的新剂型二次开发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令人瞩目,已占据了近45%的市场份额(硬胶囊30%、软胶囊15%),而且在以高端产品为主导的处方市场,位居二甲的圣方康纳六味地黄胶囊市场份额仅比第一位的同仁堂六味地黄丸低1.9%,更是高过排名第三位的仲景六味近三个百分点,而且康缘六味地黄软胶囊不仅在处方市场以14.1%的市场占有率表现优异,在竞争更为激烈的OTC市场近年来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在铺货率、品牌提及率方面均位居十大六味主导品牌之列,在上海市场的销售份额已超过上海本土两大老字号品牌企业——雷允上和童涵春堂的六味丸剂,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丸剂和二次开发剂型六味将共同做大六味市场,而传统丸剂生产企会更侧重于农村市场的争夺,以软胶囊、滴丸为代表的更新一代六味剂型的销售主战场依然会偏重于城市市场及处方市场的开发力度。

[12]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营销环境,满足“上帝”的感情需求
下篇: 医疗设备专业杂志广告投放概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