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认识终端的两个误区
0 ihunter 2011/12
一说到终端,但凡有过酒类销售经验的人都能“满腹经纶”的娓娓道来,关于终端操作的概念和手法更是如数家珍。但最近一段时间和诸多厂商接触过程中,就这个小小的终端,我们却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由此而给工作带来的盲目再所难免。  

  KA不是商超  

  时下销售人员只要一说KA就是指商超零售系统,这几乎成了时髦的用词。但殊不知,KA不是一个简单的商超零售系统的称呼,KA是Key Account的缩写,意思是关键客户或重要客户。日常销售工作中我们往往把一些连锁大卖场称为KA,比如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码……之所以这些系统是重点客户——但不仅仅是这些系统——是有诸多标准的。  

  评估客户重要程度的具体标准——营运指标

  1. 经营形式 Store Format

  大卖场 / 会员-仓储制商店 / 超市连锁等

  2. 加权经营面积 Weighted Business Area

  商店整体营业面积大于50,000平方米;

  公式 = [ 门店数 x 平均每家门店的营业面积]. 

  3. 产品供应管理 Logistics - Product Supply

  4.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5. 销量贡献 Volume Contribution

  6. 贸易条件 Trade Terms  

  评估客户重要程度的具体标准——市场指标

  1. 市场销售份额 (Value Share) = 

  城市家庭数占有比例 (Penetration) X

  该商店消费者总体消费水平 (Spending Index) X

  客户忠诚度 (Loyalty)

  2. 市场销售份额 (Value Share) = 

  有多少人来买 ?(Penetration) X

  什么消费水平的人来买?(Spending Index) X

  他们花了多少钱在你的店里? (Loyalty)   

  通过数据分析,什么终端系统能成为重点客户,也就是KA,应该一目了然。当然要获得这个结果,对终端系统的深入调研,充分掌握数据是必须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所看好的重点客户——KA才有可能名副其实,否则,现实工作中必然出现判断不准确而导致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12]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新品上市中快速有效的铺货策略
下篇: 千万别站到消费者立场上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