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业暗战 中船集团布局华南市场
0 ihunter 2010/04

在中船集团的“十二五”规划中,布局华南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棋。

    1月21日,中船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破天荒地选择在广州召开。而在此前一周,包括陈小津等在内的中船集团高层频繁在广州、珠海、中山等地为中船集团“十二五”规划作调研。

    实际上,在“十二五”还未到来之时,中船集团就开始暗中提升华南战略的高度,在去年国务院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后,中船集团推出五大举措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加快华南地区船舶工业建设和发展”。

    据了解,中船集团的华南战略计划以LNG船、海洋工程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要目标,拓展业务领域,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长江口、环渤海湾的造船发展格局基本已定,华南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新南对笔者分析,“除了正在建设的广州龙穴基地外,中船集团正在珠海和中山布点,这为中船集团十二五规划预留了发展空间。”

    而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船集团的战略布局中,广州、珠海、中山三地各自的战略侧重也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整合始于广船

    就在上个月底,广船国际中山基地举行了软基处理暨宿舍楼动工仪式。但在此之前,中山基地项目却显得格外低调。广船国际只是在2008年年报中略有提及。

    2008年12月,有消息称,中船集团中山船舶制造基地正式落户中山。笔者了解到,广船国际船舶基地项目其实就是以其控股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山市政府签订的《关于发展船舶制造项目框架协议》为基础而展开的。

    “目的是为承接南海油气田的开发。”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欣对笔者说,中山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主要生产成品油轮、化学品船等高科技船舶,预计两年后投入运营,届时基地造船能力可达300万载重吨。

    成立于1993年的广船国际由原广州造船厂改制设立,厂区位于广州芳村区。由于产能扩张受限,大量订单因为产能不足而被迫放弃。

    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近年推行“退二进三”政策,即外调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因此,新建厂区就成为广船国际的迫切需求。

    而在近日广船国际举行媒体答谢会上,总经理韩广德称,广船的狭窄厂区限制了发展空间,正规划研究包括重新启动收购文冲船厂、整体搬迁至中山及跟中船集团下辖的其他三大船厂整合资源等三大扩能方案,最快2014年实现拓展搬迁,定位也将由以往主攻灵便型散货船,转变为囊括造船、重型机械、造船关联服务及海洋工程等全面发展。

    据了解,广船国际出台了三个扩能规划方案,一是重新启动并购文冲船厂,但估计延至2013到2014年左右;二是在现时中山基地除了800亩的分段厂外,另辟4000亩地开建新的造船生产线;三是联手中船集团下辖的其他三大船厂(龙穴、黄埔、文冲)进行资源整合发展。

    实际上,去年广船国际曾正式以30.41亿元收购母公司中船集团旗下的文冲船厂,但后来由于市场的急剧变化,取消了这一方案。

    但是这一方案同样受到了广船国际董秘李志东的回避:“公司搬迁事项可咨询市政规划部门,媒体也应以公司的正式信息披露为准。” 华南战略渐明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1月28日国内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市场行情
下篇: 英特尔和美光计划下周公布闪存芯片的新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