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信贷起源于美国1907年个人购车中的分期付款方式,目前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在80%以上,发达国家信用体系比较完善,个人贷款相对宽松,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购买方式。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03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进入快速发展期,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占汽车销售比重曾达到22.4%,但当时银行对汽车消费信贷监管体系不完善,产生了大量汽车坏账,随后大幅收紧汽车信贷,到08年末,比例已经降至8.5%。而新车上牌量,贷款购车比例不到10%。低于俄罗斯、巴西和印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目前向汽车消费者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主要有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体,最早参与汽车消费信贷市场,2004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汽车信贷业务都是由银行办理的。当时由于银行资金规模大、网点众多,还款方便,使得各家银行汽车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但先行者之路往往是艰难的,由于风险意识的缺失,形成巨额坏账,使得国内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受阻。03年10月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随后04年8月,国内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金融公司成立,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步入多样化发展。
随后汽车金融公司陆续成立。截至2009年8月,我国共有汽车金融公司10家,资产总额378亿元。2008年汽车消费信贷余额318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主要由整车企业发起成立,这使得汽车金融公司相对于银行有着更强的风险监控能力。同时汽车金融公司与整车企业的配合使得其对经销商的掌控能力比银行更强,这一方面有利于控制贷款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针对厂商和消费者需求制定促销策略。
08年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呈现V型反弹,汽车市场在经历08年低迷后,随着我国汽车下乡,购置税优惠等政策的支持,09年我国汽车市场出现强劲反弹,09年汽车销量达到12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我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步入成熟。这给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迎来良好机遇。从我国人口构成来看,80后新一代消费群体开始步入而立之年,其具备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信用卡消费模式接受度更强,这使得80后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具备一定的购车能力,今后购车群体趋于年轻化,汽车消费信贷比例在未来有望快速提升。
促消费扩内需一直是我国重要经济政策,汽车消费是我国拉动内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年初制定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国家有望推出一系列汽车消费信贷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车企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并为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相信今后汽车消费信贷将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助推器,更好的促进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上篇:
盐、煤、磷三大类化工产品价市场分析
下篇:
服装大规模产业转移将改变打工迁徙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