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可谓是最浩瀚最复杂的一个行业,十几亿人口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同时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又给不同档次的服装提供了发展空间。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准入门槛较低,资金介入也较容易,所以大到上市公司、服装集团企业,小到几台机车的家庭作坊,都能在市场上分得到自己的一杯羹。
服装业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又注定了服装业的竞争只能停留在较低层面。很多服装企业表面风光,卖场整齐漂亮,形象鲜明,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利润也看上去颇为可观。但是,在中国服装企业的背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难言的痛,普遍面临着共同的阻力和尴尬。这次就随笔者来看看服装业遭遇的四大阻力和解决之道吧。
服装业四大阻力之:库存篇
经常会有服装企业老板这样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在仓库里。
通常情况下,企业越做越大,仓库也越建越大,销售额翻了几番,帐面上的流动资金却没见增长多少,几年辛苦的积累,都跑到仓库去了,这是服装企业最普遍的现象。服装企业都有成品仓库和原材料仓库,大一点的加上分公司、办事处的仓库,代理商仓库、经销商仓库……光仓库数量就已经不是小数目了。管理落后点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仓库里到底有多少价值的货品和材料。解决之道一:“非常大法”寻求特殊营销渠道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库存是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几乎所有成功企业都会受到库存的困扰。库存主要是两大类,即厂家库存和渠道库存,一般厂家清理库存的方法主要还是将库存向渠道转移,最后的销售还得通过渠道来完成。所以,清理渠道库存才是消化库存的关键。
大力发展团购业务
逢节假日,诸如保暖内衣、羊毛衫、羽绒服、西服、童装等有一定共性的产品都适合发展团购业务。很多大的服装经销商在当地都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关系开展团购业务,因为服装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必然存在有团购市场。而团购能产生批量销售,对清理库存很有帮助。
寻找特殊的销售渠道
当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够用,无法消化库存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针对目标消费群体,是否还存在其他形式的销售渠道。
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南京的一个经销商手上曾有一万余套名牌运动服的库存,经过业内人士提醒和策划,该经销商找到了一个方法。南京有很多所大专院校,而大学生们显然是运动服的主要消费者群体,但很多学生则因为经济问题而买不起名牌运动服。于是该经销商联系上10多所学校,以低于市场零售价格30%的价格将运动服卖给在校学生,同时每套给予相关体育负责人10%的提成。3个月后,居然通过10多所大学处理了7000多套库存运动服。
用库存品来交换广告
毫无疑问,投入广告肯定可以给经销商带来某些效益,而且经销商做广告很多时候还可以获得厂家的一定支持,甚至很多媒体广告在操作过程中其实是可以用货品来充抵的。
很多广告公司会为了获取价格优势,常常买断一些媒体时段,然后再进行转手。但当时有些时候没有及时转手出去时,广告公司为收回成本常常会同意企业用部分或全部产品来充抵广告费,而广告公司则可以获取产品作为公关礼品或者公司的福利产品来发放给员工。不仅仅是广告公司,一些媒体也愿将一些多余的广告时段来换取实用的产品。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上篇:
服装消费调查:不同年龄网民着装风格
下篇:
跟踪调查我国纺织企业的欣喜与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