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如果没有开封,消费者要求退货是否合理?商家和消费者各执一词。
要求退款的是在杭州文三路口的银乐迪消费的陈先生。陈先生来到银乐迪消费,当晚,他点了一箱啤酒。“服务人员端了24瓶啤酒过来,并要求我当场结账。”陈先生付了144元。唱完歌后,他发现还有8瓶啤酒尚未开封。“我在结账时要求退还给银乐迪,他们拒绝了。”
日前,陈先生将此事投诉至市长热线12345。
被投诉的银乐迪,位于文三路万塘路口。昨天的白班值班干部承认,确有此事,并且表示不同意退货。“其实,我们KTV在做啤酒促销活动,买12瓶送12瓶。这8瓶啤酒属于赠品,所以我们不能退。这个道理就好像你在超市不能只拿赠品,不买商品一样。”
“要怎么证明这8瓶啤酒是赠品?”对于店家的答复,陈先生很是费解,“再说,买12送12的活动我并不知情。工作人员在拿进来时,也没有告知。”
“告知消费者活动内容,这是我们对服务人员的工作规定。”该值班负责人还指出,这批酒类有两个不同档次的活动,所以从逻辑推理上来说,工作人员会先告知啤酒的促销内容,再询问消费者要做何选择。
“商家在消费前理应对消费者作明确的说明。”下城消协负责人说,“这个具体的说明,甚至要在赠送的啤酒上做出明显的‘赠品’标志。”该人士表示,商家应该按实际消费退还消费者部分金额。
除了无法鉴别未开封的8瓶啤酒是否属于赠品外,银乐迪另一个拒退的理由是,该店有规定,凡是售出的商品没有质量问题,概不接受退货。“这8瓶啤酒并没有质量问题。”
“这个规定对方同样没有作出事先说明。”昨天,就商家是否将各条相关规定提前告知消费者成为争议焦点。截至发稿前,消费者陈先生致电表示,银乐迪文三店张店长向他承认是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纠纷发生。
张店长回应:“这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的一个处理方式。我们希望消费者不要再为此事介怀。”
上篇:
亚洲石脑油供应持续短缺
下篇:
伊利冷饮借力世博布局今夏冷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