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暴增、满负荷生产、大量招聘工人……2010年开春,珠三角外向型的制造企业集体亢奋,一扫2009年出口低迷的窘境。不过,笔者连日深入调查采访后发现,经历了一年多的需求疲弱之后,珠三角的外贸企业正在掉入另一个“怪圈”:增产不增收。
不少企业向本报笔者反映,外贸订单的价格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亏本接单”的现象又重新抬头,在原材料成本价格不断上升的局面下,企业外贸订单的利润水平亮起“红灯”。一些企业甚至反映,今年的外贸订单规模虽然增加不少,但赚的钱可能比去年还要少。
现状一:
企业争相低价抢订单
今年以来,外贸订单虽然猛增,但面临的问题也一箩筐,不少“饥饿”的外贸制造企业看到订单回暖而采取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海信国际营销总经理黄晓剑现在担心的不是没有订单,而是行业内的价格战,“空调订单价格普遍下挫了5%~10%”。之所以今年的价格战如此激烈,黄晓剑认为,“去年有些空调企业的订单下滑了40%多,今年刚开始,不少企业的想法都是先抢到订单再说”。
志高海外营销本部常务副总经理廖羽指出,面对现在的行业竞争,要想提高订单价格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国空调的产能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要”,产能过剩的局面不改变,低价竞争就很难避免。
更糟糕的是,低价竞争正在损害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广州市传之作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总陈记强表示,用于出口的塑料扇产品低价竞争激烈,比如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7~8毛钱,自己也就每件赚1~2毛钱,而温州工厂5毛钱就能做到。他说,这样低的价格并不是好事,代价是每个部件的质量都下降一点点。 现状二:
最多只能维持微利
在东莞市大朗镇,大朗龙头企业颖祺公司行政总裁曾天仁告诉笔者,目前大朗的整个毛织业仍不能说已经走出低谷,由于整个产业几乎都只做出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大,一些企业搬迁到内地,还有一些企业停产或者转产。虽然颖祺整体订单情况还不错,但是利润却不如以前。
据公司统计,去年同类产品的订单采购价格比前年降低5%左右。“因为海外市场不景气,消费者的购买力不足,导致订单数量减少,而大朗有上千家毛织企业争抢订单,同行之间你争我抢的结果必然是价格下降。”
他还说,去年订单增了20%,但是利润却下降了5%。淡季的订单普遍价格便宜,有些接了订单反而还要亏钱。有些低端产品的订单只能放弃,多数都给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一些国家抢去了。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做毛织做得非常好的企业只是微利,比较好的能达到持平,稍微一般的企业可能就要亏损了。”曾天仁表示。
原因剖析
原材料价格翻倍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上篇:
油门踏板问题丰田召109.3万辆汽车
下篇:
新华印业2009年自主产品增长13%
1 投资协议书 2 互联网社群商业模式 = IP+社群组织+用户场景+分享经济 3 微信小程序拼团怎么玩?送你微信小程序拼团活动策划全流程 4 一份超全的策划入门指南 广告营销策划人必看 5 案例解读:拼多多是如何深度挖掘微信用户数量和关系的? 6 《流量池》读后感:99%的市场营销都要懂的增长黑客思维 7 一年半获取3500万用户、90分钟创造2.28亿元订单的市场营销奥秘 8 微博运营者必知的10个知识点 9 网络课程的广告海报文案如何写才能刷屏朋友圈? 10 电商爆款商品的产品详情页/介绍文案应该怎么写?记住这几点就够了! 11 电商运营文案技巧,如何提升产品卖点? 12 定价策略 | 如何定价才能实现产品最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