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有些商家交了一份不诚信答卷
本想趁着春节长假好好享受一下,可有些人却因为遇到一些消费纠纷,使得整个长假里都感到不爽。昨天,市工商局12315通报了春节期间的消费投诉情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这个春节长假消费投诉受理数有明显增长,特别是有些类别投诉增幅较大。“春节更是考验商家诚信问题的好时机。”有关人士说,投诉多,除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明显提高外,不法商家趁着春节浑水摸鱼的情况也有所显现,应该引起关注。
投诉:受理数增幅近三成,市区投诉多
同样是春节,去年笔者在采访12315接线员时,有关人员形容是“耳根难得清静”。不过,今年的春节显然比去年要忙不少。来自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12315指挥中心在整个春节长假期间的接线总数达350个,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其中,申诉、举报和咨询类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咨询类电话占了绝大部分。
在受理的投诉中,涉及商品类的占了65%,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装、鞋、鞭炮、家电等方面。相比之下,服装鞋帽类的投诉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16.7%,而人们关注度较高的吃的方面,投诉量反而比去年减少了30%。“这说明,眼下食品卫生环境比较好。”
另外,从出车现场处理案件看,市本级的投诉相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农村消费市场的投诉则有所减少。
焦点:鞭炮、家电类投诉增了4倍
过年,无非是玩、吃、穿,食品消费和服饰鞋帽类消费的投诉由此成为春节长假里的热点。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鞭炮和家电类的投诉均比去年增了4倍。
鞭炮类的投诉今年春节以来一直是个焦点。从受理的情况看,一些消费者反映人被炸伤,追根究底,都是在非定点销售点购买的“水货”造成的。
大年三十,诸暨的宋先生在当地一家小店内买烟花爆竹,价格为488元。可没想到晚上燃放时手被炸伤了,与商家联系未果,后投诉到12315指挥中心。经工作人员了解,当事人已被鞭炮炸伤成骨折,正在住院治疗。目前鞭炮店店主已拿出钱给当事人先行治疗,此事已进入调解受理阶段。无独有偶,新昌的丁先生大年初一也拨通了12315的热线。原来,他大年三十下午在当地一家副食品店买了40元的鞭炮,燃放时因为鞭炮质量问题炸伤眼睛。
投诉比较多的还有家电类,主要原因在于商家因为生意太忙服务未能跟上。消费者马先生16日上午在国美电器购得一台海信洗衣机,与销售人员说好当天上午就送货的。但到了2月18日商家还是没有送货,马先生打电话给相关部门要求合理解释,对方一直拖延,最后竟把马先生晾在一边不接电话。马先生一气之下要求退货并作相应赔偿。当昨日笔者致电马先生时,他感慨地说,货是在第三天中午收到的,他们先把洗衣机送到家后才打电话通知他。他希望商家要重视售后服务质量。
案例:节假日消费,考验商家诚信
都说顾客是上帝,但一些商家往往因为蝇头小利而丧失了自己的信誉。
家住镜湖新区东浦镇的徐先生2月10日在天一华联超市花92元买了一条裤子,回家穿了一次裤子就破了,与店方联系,要求换一条同等价格的,店方却只退还了25元钱。到了大年初一他穿上新裤,另一边又坏了,再向商家反映,他们以“经理不在”为由不再理会。徐先生说,从今天起就开工了,更没有时间解决此事,希望有关部门帮忙协调。
上篇:
陕西企业首次荣获全国质量奖
下篇:
徐工机械起重机业务稳固发展 走向世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