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真正的智慧者并不是能够创造规律或者改变规律,而是善于审时度势把握规律,踩着规律的节拍走,比别人快半步。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国内创业成功的各类企业,无不证明了这个道理。尽管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我们带进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那么,面对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怎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永立于不败之地呢?其中最本质的客观规律又在哪里呢?
一、 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智力的竞争
市场竞争在浅层次上看是产品的价格之争、质量之争和客户服务之争,在中间层次上看是品牌信誉之争、创新能力之争和企业文化之争,但从深层次上看则是人才智力之争,是人力资源的综合能力之争。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的智慧转化的结果,是人力资源价值在商品上的凝聚和物化,没有人力资源,一切都无从谈起。
分析企业的运作流程我们看到,企业经营实际上是各类资源价值转移和增值的过程。资源分为物质资源、资金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企业以产品为载体,通过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完成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制造和商品的销售全过程,实现各类资源的价值转移和增值。在这个过程中,理想的状态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获取市场最大价值的回报。在计划经济时期或者垄断经营的环境下,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市场失去了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无需竞争即可实现。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尤其是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企业在无依赖的独立状态下,只能以市场为导向从自身内部寻找投入与产出的最佳解决方案。一般都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等方面,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当参与竞争的企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则竞争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就是从物质形态的浅层次竞争上升到品牌和文化之争,最终体现为人才智力的竞争。
二、 提高HRM专业化水平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体现出企业人才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即由过去以事为中心把人当成本,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把人才看成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遗憾的是,也有不少企业并未真正理解HRM(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意义,只是给人事部门换了块招牌而已,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样的企业是很难回避被淘汰的命运的。那么,怎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成为赢家呢?
提高HRM(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水平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不仅在观念上要变“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而且要在操作上真正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建立人才引进、培训、考核、晋升和辞退等良性流动的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形成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格局,把企业建成一个各类人才有机组合的“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事业共同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有了这样的内部机制,在人力资源市场化自由配置的今天,你的企业就会成为优秀人才向往的地方,就能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你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就必然拥有优势,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在残酷无情的商战中永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奥秘。
上篇:
执行从总裁开始
下篇:
全面构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初步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