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斗罗、变形金刚、魔方意外热销
六一儿童节前夕,100多位18—28岁的年轻人聚在了四川大学旁边的小餐馆,参加小霸王游戏派对。魂斗罗、采蘑菇、冒险岛……这些原本不认识的年轻人,网购了游戏机、游戏卡,一起为童年的游戏狂欢。他们虽然身处成人世界,内心深处始终住着一个孩子。这种不想长大的心理被嗅觉敏锐的商家捕捉到,于是,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儿童节消费市场,“成人消费”成了热门关键词。
游戏派对成人聚会为玩小霸王游戏机
场面真是壮观,两个成年人打着魂斗罗游戏,近百人在一旁围观、呐喊。上周末,由四川大学学生组织的小霸王游戏派对,吸引了100多个成年“顽童”参加。活动是在豆瓣网上发起的,“想想看,有多久没有玩儿过红白机了?有多少被遗忘的经典游戏?热血足球、魂斗罗、冒险岛、坦克、俄罗斯方块、忍者神龟、街头霸王……加入我们,一起玩真正珍藏版的游戏机吧。”据活动组织者Still3介绍,小霸王游戏机是80后90后们的集体记忆,以重温童年的方式,来庆祝儿童节,让他们感觉很带劲。这次派对有两个比赛项目,分别是魂斗罗极速破关赛和热血足球对抗赛,其他采蘑菇、冒险岛、俄罗斯方块等游戏都是表演赛。许多朋友为了参加派对,到网上购买游戏机和游戏卡。“找到这么多同类,真是开心。”在一家国企上班的涂小姐说,她今年28岁了,可仍然超级喜欢小孩子的东西,比如奶瓶、儿童水壶等,还喜欢小时候玩的游戏,没想到这次找到这么多“知音”,“男朋友还专门给我买了一台小霸王游戏机,作为儿童节礼物。”
商家开心“老顽童”消费能力强
这场小霸王游戏派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不想长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儿童节消费市场已崭露头角。“我老公今年送我的儿童节礼物是一个芭比娃娃,去年送了我一个HelloKitty的行李箱。”25岁的小静告诉记者,她和老公商量好了,儿童节每年都过,过到生小孩为止。临近儿童节,许多“老顽童”们的QQ签名都变成了“今年儿童节,会收到什么礼物呢?”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成都市中心几家卖场。“你还别说,真有好几个来买奶瓶送大人的。”黄色小鸭专柜的营业员说,这一周奶瓶、儿童水壶销量都特别好,大多数还是为小孩买的,也有少量买来做成年人的儿童节礼物。芭比专柜的营业员说,芭比娃娃纪念版卖得比较火爆,其中一部分是买给有小女孩情结的女人。
网购火爆淘宝一周消费超4亿
在淘宝网上,这样的消费更加火爆。今年儿童节前一周,淘宝网上销售的儿童用品达到了4.3亿元,和2009年相比增长超过115%.
记者在淘宝网上查找儿童节礼品,发现遥控车、拼装模型这类玩具占了不小的比例,尤其是进入5月中下旬之后,更是出现了一个消费的高峰。仔细翻看一下消费者评价,发现这些玩具的不少购买者都是“老顽童”,想借着儿童节让自己怀旧一把。他们消费的对象大多是游戏机、遥控模型、益智玩具等,而其
中变形金刚、魔方这类玩具,由于充满着童年的回忆,最受欢迎。
网友“纯水”订购了一个价值200多元的变形金刚,在网上留言说,“儿童节快到了,准备给男朋友一个惊喜。”记者发现,网上一款售价590元的变形金刚一周竟然售出了近70件,买家全是清一色的“大小孩”。而HelloKitty“蜜糖罐”,Kapo猴子吸油纸包,还有喜羊羊呵护沐浴露等,这些既充满“童趣”又适合夏季使用的商品,是最受“超龄”女生们欢迎的。
突显商机商家迎合“超龄儿童”
嗅觉灵敏的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成人也过儿童节”、“70后的儿童节”……网店里许多玩具商家都打出这样的宣传语,向大小孩们兜售玩具,既有立体四子棋、孔明锁、九连环等益智类玩具,也有铁皮青蛙、拉线黑猫警长玩偶、弹力球等适合70后、80后怀旧的“老玩具”,有的玩具还特别注明“适合16岁以上大小孩”玩。
据了解,不少童装厂家也瞄准了大小孩这个新的消费群体,纷纷增大生产的童装尺码,连1.7米个子的大人也能买到合身的童装。
卓越亚马逊还专门开辟了儿童节专题:为成年人找童年。“童年那些事最吸引眼球的是给大人过六一,”卓越亚马逊副总裁Tahir说,“我们为成年人推出了能唤起童年记忆的玩具,这个主题下不同年代
的成年人可以买到他记忆中的热门玩具。“魔方、变形金刚、音乐盒、泰迪熊、哆啦A梦……这些玩具销售都相当火爆。Tahir还表示,小时候看过《阿童木》、《变形金刚》的一批人,由于当时玩具业不够发达、或者购买渠道有限,让他们错失了拥有动漫偶像的机会。现在卓越亚马逊通过”给大人卖玩具“,可以满足他们回到童年的心愿。 记者李欣忆
对话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儿童经济渐成大市场
据中国之声报道,“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商家也变得蠢蠢欲动,大打孩子牌,应运而生的出现了“儿童经济”这一名词;对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日前接受了中央台记者的专访,就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解释。
记者:媒体都在提“儿童经济”。我们该如何理解“儿童经济”呢?
姚景源: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他们的吃、穿、用,以及他们的游戏、学习等等一系列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儿童玩具、食品、服装、家具和各种各样为孩子们成长,提供的各种补习班。从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市场。应该说,“儿童经济”是整个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为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拉动力。
记者:有很多的父母给孩子买了大量的玩具,但这些玩具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儿童经济”是不是存在问题?或者是误区,引导我们犯了一些错误呢?
姚景源:我们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需要什么样的“爱”?究竟应当体现在哪里?我认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最渴求的还是精神上的“爱”。但是现在的父母,对这个“爱”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对于孩子的“爱”是基于对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因此,孩子与家长在交流上,精神层面的越来越少。相反,为了弥补这些,就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商品上的东西。比如,对于大量的玩具,孩子玩过之后,并不感到快乐。如何去看待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从“儿童经济”的角度,我们又看到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比如,现在的儿童用品,价格太高,有的高得都离谱了。例如,一件儿童服装,它的价格甚至超过了成人的服装。一部儿童的推车,价格可以有1000多元,超过了成人的自行车。一个儿童电动车,可以卖几万块,这个价格几乎都可以买一辆微型小汽车了。因此,我认为,儿童用品第一个问题就是价格高。另外,儿童的用品,有一个低俗化、成人化的倾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呢?我认为,买卖双方都有责任。家长不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只知道不断满足。其实孩子对精神上的爱更深,更渴望。
按照经济学原理,一种商品的定价是成品+利润,在儿童用品上,除了成本+利润以外,商家又加了一个家长对孩子“爱”的错误的理解。是家长对孩子错误的“爱”,导致了儿童用品价格的离谱。
上篇:
大学生创业最靠谱的4大方向
下篇:
凌晨1点客户来电话要贬价,降照旧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