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退伍军人的造富传奇
0 ihunter 2013/06

16岁,他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士兵;24岁,他服从部队安排退役回乡,开始创业之路;30岁,他随创办的公司一路走来,拥用两家大型钢结构厂,总资产超5000万。

这名退伍军人叫董军,现是重庆万事红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部队到地方这6年间,他是怎么赚到5000万的?

6月的一天,我们走进董军,试图揭开这个退伍军人创业的传奇故事。他说,能把公司做这么大,完全归功于一次“退还268元的运输费”,因这次“诚信”换来别人的信任。一步步走来,诚信的背后与他在军队多年的培养和锤炼分不开的。

董军出生在四川武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他选择当兵,来到云南边防某部服役。在部队,他当过警卫员、干过班长、学过驾驶技术,二级士官,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在服役的第8年,他服从部队安排退役。

“从部队回到家乡的那两个月,对人生的二次选择显得有点迷茫,究竟干点什么,也没有方向。”董军如实说,想在山区谋一份开车的活路也难。退役时,他在部队领取的近5万元退役金,也花了一半多。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永远保持军人的锐气,闯出一番天地来。

2004年2月的一天,过完春节,董军怀揣着剩下的1.8万元退役金,孤身一人跑到重庆寻找创业门路。在重庆,他举目无亲,又不熟悉路线,出行很不方便,让他更加产生迷茫。在考察中,他发现九龙工业园区的钢材市场里,有很多经营户送货需要喊货车运输,还有前往市场买货的客户也要请货车运送,市场里的货车少,车主们忙个不停,自己又会驾驶技术,就瞅准这是一个商机。

董军跑到旧车市场,用⒈8万元退役金购买下一台旧货车,成立“老兵货运”个体户,跑运输创业。

268元换来客户信任

每天一早,董军把货车开到钢材市场停起,等候客户。不论日晒雨淋,天天如此。他说,站在货车旁边,眼睛瞅住一个个前来买货的顾客,见到有人脸上传递着要拉货的表情,飞快地跑过去热情搭腔,“老板,是不是要拉货”。

“只要能找到一个拉货的业务,我就很兴奋!”谈起创业时的艰辛,董军至今也很兴奋,滔滔不绝。起初,他刚到重庆,对主城的路况不熟悉,跑一趟要走很多冤枉路。后来,就临时请一名当地驾驶员开车,遇到不熟悉的路况一起上路。在当时,业务多的一天,除了成本外,能挣到300元左右,则业务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元。虽然每天要开10多个小时的车,既累又辛苦,但觉得这是干出来,也很高兴。

当年4月的一天,在钢材市场的重庆二轻工业供销公司门市部,因这家公司请的货车不能保障客户的运力,破例叫董军也去拉货,将钢板从大渡口茄子溪拉到江北大石坝。按照这家公司规定,要求拉货的车主具有本地身份证,没有的必须找本地人的身份证提供担保,否则不允许拉货。在重庆举目无亲的董军,之前一直没有做到这家公司的业务。

这单业务拉完,董军来到门市部结算运费。他仔细地看了看结算单,共运输100吨钢材,每趟运输费为268元,发现自己拉的次数比结算单上记录的次数要少一次。

“账算错了!”董军洪亮的声音引来这家公司员工们诧异的目光。他的声音也是在部队练就的。

“哪里少算了?”负责结算的胡经理不高兴的问。他对董军说,“我们二轻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单位,你说账哪里算少了,我们补给你。”

“不是少算了,是多算了268元。”大嗓门董军铿锵有力地回答。

话音刚落,在现场的人好几秒钟都没有反应过来。顿时,大家一片感叹:“现在,这样诚实的年轻人不多了!”

胡经理拍着董军的肩膀说:“小伙子,诚实、诚信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你一定会发财的。”

董军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后来承接该公司的运输业务越来越多,一台货车两个驾驶员,超负荷运转。聊起这事,他说,如果不退还268元运输费,在当时能买100公升柴油,这样拉货可能还能赚1000元钱。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定要讲“诚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该我得的,绝对不要”,做一个诚实的汉子。

于是,他决定再买一台货车跑运输。次月的“五?一”劳动节,他跑回老家向亲戚借了2万元,加上自己挣的钱,又花了2.5万元买来一台旧货车。在这家公司,大家都认他,运输业务从来没有断过,并将其它合作单位的运输业务介绍给他干。给每家公司服务,董军都留下“诚信”的印象,还承接了一些钢结构制造厂和钢结构工程的运输业务。

一台、两台、三台……董军在两年时间共买了10台货车从事运输,并从“老兵货运”个体户发展为“老兵货运队”。此时,他才意识到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摩托罗拉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
下篇: 侃创业,侃侃创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