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清明节商机赚大钱
0 ihunter 2010/04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面对“清明小黄金周”,不少商家希望从清明节风俗中挖出“金子”。

水果市场商机

每年的清明节,也是火灾频发的高峰时期。我们会不断在一些大小传媒上看到因为焚化纸钱等传统祭祀活动所引发的火灾。同时,大量的焚烧,给环境也带来了污染。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宣传一些绿色环保的祭祀形式,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着不断的新变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带来了清明节祭祀活动中的消费潜力,绿色祭祀,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垂青。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墓地较为集中的场所,清明的到来,不再是漫山遍野的浓烟,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这也使一些销售商家在积极寻求一种适合现代的,新颖的消费亮点,使我们的传统更环保,更温馨,也更为符合社会利益和公从的利益。

清明节,催生了水果类商品大幅度的消费量。水果既是时令果品,又是传统祭祀用的供品。今年清明节期间,水果需求也发生了新变化,以前的“老四样”苹果、鸭梨、桔子、香蕉等销售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已经不是人们的垂青之物了。此刻那些台湾青枣、纽荷尔、山竹、莲雾和新疆库尔勒香梨的高档时新水果,已经成了人们消费的新宠,也催生了这部分水果销售的增长份额。

建议:高档水果面向高端市场,消费毕竟有限,并且也不易长时间保存,一旦滞销,并且没有一定的仓储条件,销售商家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在引进这些水果时,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销售条件,谨慎操作。防止压库,给自己造成损失。同时,要关注市场的需要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品种,不能一成不变,流失商机。

鲜花市场商机

鲜花,是每年清明节祭祀中的重头戏。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一个花篮,作为现代人的观念来讲是再也不过的寻常之物了。既环保,又时尚,因而也普遍受到人们的爱戴。

虽然清明节还没到,鲜花的销售已呈一种“井喷”之势,鲜花的销售和“情人节”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情人节”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局限性,而不像清明节销售的范围广,局限性小。还离清明节有几天,已经有许多的消费者到这儿来订鲜花。销售最好的鲜花应该是菊花了,特别是黄、白两种的销售量比较大。并且其消费结构也向高、精、尖、美的趋势发展,人们也不再愿意购买经济实惠和价格低廉的鲜花了。这也充分说明,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提高的同时,对清明这个传统的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了。

建议:鲜花水果,这些商品销售有一定的特殊性,几乎都是些专门的门店所销售的,一般的百货店和超市很少有这类商品。其实零售客户只要有条件的,也能销售这一类的商品。最经济的方法就是选择代销的方法,和供应商搭成协议,按照销售额或销售量进行提成,转嫁经营风险。没准儿销售这些商品还能带动其它商品的销售呢,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踏青”户外用品卖得欢

沃尔玛超市的户外用品区挂出了“风筝节”的宣传字样,几只五彩斑斓的风筝悬在空中,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在二楼则辟出了“清明踏青”专区,各种与户外运动、郊游相关的食品和用具都被集中到了这里。帐篷、睡袋、充气地垫、鱼竿、球拍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各种尺寸的户外烧烤炉。商家还很“贴心”地把羊肉串、鸡翅等生鲜食品,以及油、调味料等烧烤必需品都从食品柜台专门挪了过来,方便顾客“一条龙”选购。

在几家大型商场,不少户外用品专柜也推出了打折促销活动。工作人员把冲锋衣、帐篷等户外用品摆在醒目位置,并有打折的优惠。

旅行社“扫墓踏青游”吸引家族团

清明节三天假期,使人们在扫墓完后有充分的时间旅游出行。旅行社抓住机会,为一些大家庭量身定做“扫墓踏青游”。

南京人人旅行社总经理马乐说,有些扫墓的家族十分“庞大”,往往有二三十号人,清明节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扫完墓后,趁着人聚得齐,他们会选择在附近吃个饭,然后到周边风景好的地方转转。看准这一需求,他们推出了包车和导游服务,扫完墓后组织大家在附近吃个农家餐,下午再去玩一两个景点。目前旅行社已经接了七八个这样的“家族团”了。

马乐还表示,清明期间,他们新增了20多条线路,主题全部锁定“踏青”,如皖南探古村、婺源赏油菜花等。去年的报名人数较同期高出一倍。

传统食品及餐饮类商机

清明节南京人有吃青团和野菜的风俗。在一家大超市的“踏青推荐食品”专区看到,这里除了各种口味的青团外,还有千层糕、糯米糍、绿豆糕等十多个品种的传统糕点。由于品种丰富、价格不贵,不少消费者纷纷选购。

老字号餐饮名店绿柳居也瞄准这一商机,推出了香椿头炒蛋、清炒马兰头、春笋炒菊叶等以时令野菜为主打的“春八鲜”,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另外,马祥兴菜馆也在清明节推出赏春踏青宴,特色菜有马齿苋、芦蒿、香椿等,还可赠送青团,同样受到追捧。

每年数以万计的祭祀大军,巨大的人流,在昭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商机。城里饭店以清明名义订餐消费者很少。城郊及一些农村的农家乐生意场面非常火爆。

这段时间,家住连云港市灌南县孟兴庄村的王先生变得忙碌了起来,因为最近他们“农家乐园”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打电话提前订餐。还有不少人在最近已经开始祭扫活动,结束后就顺便到这儿的农家乐园吃饭、休闲,每天接待的散客就有十几桌。还有许多从周边淮安、宿迁、盐城等市慕名而来的消费者,有时车辆都停放不下。

饮品类商机

饮料和酒水的消费市场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人们在祭祀时候用的,这也是清明祭祀的老传统了,二是留着自己消费的,这一部份商品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说,清明祭祀也有效刺激了饮料和酒水市场的销售涨幅。虽然离清明节还有几天,但许多消费者还是利用休息的机会来采购一些节日消费的饮品,饮料和酒水的销售量特别高。

卖场中笔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位大包小包拎着饮品的张先生。他说,因为工作忙,今后几天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节日所需要的饮品,所以,也趁着休息的机会,提前采购了,没想到商家的生意这么好,好不容易挤上才买了一些,有些后来的消费者,有的饮品已经断货了。这也充分说明,把这些传统节日纳入节假日,还是深得人心的。在尊重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

建议:不管是清明节还是其它的传统节日,饮料和酒水的销售量都很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淡季的影响,有许多经营者往往忽视这个春节后接踵而来的清明节,因为纳入节假日,会刺激饮料和酒水的消费量,商家莫失良机。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开网店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哪些
下篇: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创业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