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研讨家庭会议:富爸爸的烦恼
0 ihunter 2009/07

背景资料

在《失业后怎样创业?——创业咨询(一)》里,我谈到Win失业后想到创业。

经过一番研讨,Win一家人在“能干应该干”的领域进行选择,最后锁定了“餐饮业”,理由是Win既喜欢吃,也喜欢烹饪,算得上一个美食家。

很多人做餐饮业,理由和Win差不多,自认为对饮食比较有感觉。

厨房大佬掌勺多年,转开餐厅做老板的比比皆是,不过,失败的也比比皆是。

因为能做一手好菜,与开好餐厅是两码事。

第一个问题

我问:既然考虑开餐厅,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Win抢答:应该投资多少钱!

(这是不少创业者的思维:基于手头有多少钱来做事。他们把精力重点放在找钱上,而不是仔细谋划创业的事项;仿佛万事俱备,只欠金钱。只要钱到位,一切自动就绪)

Win的老妈呸说:钱是下一步的事情,要考虑在哪里开餐厅,有没有铺位?

Win的老爸说:应该考虑开哪类型的餐厅,粤菜还是川菜,中餐还是西餐,快餐还是小食店还是加盟,什么档次,高档还是低档,一切谋划了,才能计算需要投资多少钱!

两种情况

Win的老爸老妈是很有经验的,我只是这个“创业研讨家庭会议”的主持人而已,综合大家的观点,我总结说:

我们考虑问题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地制宜”——假如我们已经有一个合适的铺位,我们需考虑该做什么;

第二种是我们先确定了做哪类型的餐饮,再去找适合的铺位。

为了给Win一个思考的空间,我给他留了一个作业:

如果铺位在以下地点——火车站附近、小区里、偏僻的地方、商务区写字楼边、繁华闹市、某条普通的马路边。

1. 应该开一家怎样的餐饮店;

2. 具体怎样做?

有兴趣创业的网友,也可以一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创业背后的目的

Win是典型的富二代,天资聪颖,在一个充满爱和幸福的环境中长大。从重点幼儿园一直上到重点大学,表现优秀。

Win的父母对儿子的期望值很大,一直寄望于儿子将来能接棒——哪怕不接手企业,也要接管财产(当然,可以接手企业为最佳)。

他们希望儿子先到社会上闯一闯,增长见识,打工积累经验。却没想到在温室中长大的儿子进入社会后,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一个“充满爱和幸福的环境”去工作。

Win的父母骤然发现,此生最大的错误是一直精心为儿子打造的“充满爱和幸福的环境”,让儿子几乎没遭受过任何挫折;另一个致命问题是儿子确实聪颖,知识丰富,能入儿子“法眼”的人和事不多,期望值过高令儿子对现实很是失望。

两年多没做事,Win完全变了一个人,表面慵懒,背后却是不自信、焦虑、自我封闭……Win的父母决定改变策略,鼓励儿子创业。

Win的老爸告诉儿子:

只要去做事,哪怕做错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第一次创业,可以拿点小钱去小试牛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人生注定要犯错的话,就要快犯错误,早犯错误。一个人聪明与否,就看其改正错误的速度是否够快。

西方有句谚语:经验无论好坏,都是人生的资本。

人生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对我们的将来都有帮助,不要只看到失败,而应珍惜失败所带来的信息。

不过,不善于总结的人是看不到“失败所带来的信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做事就像黑箱,稀里糊涂地闯进去了,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但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却依然是稀里糊涂。

后记

Win很幸运,有睿智的父母在背后做支持。无论创业结果如何,Win输得起。父母对他的创业要求是“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Win的父母希望我能够给Win一些创业前的辅导,并训练其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接班做准备。

我对Win的第一个训练,就是从全家人参与的第一个头脑风暴会议开始。

相关链接:情景案例——失业后怎样创业?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创业者如何寻找空白的市场商机
下篇: 逆向思维 创业另类制胜之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