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自我 苗家女终成“领带皇后”
0 ihunter 2010/05

商海感悟

    来源:世界创业尝试室

    她是我国西部遥远贫苦山区的一个苗家妇女。11年前,她仅揣着16元钱外出打工。她全部赖以创业的本钱仅仅是:初中文明,一双勤奋的手,一颗伶俐的脑筋和一颗不安分的心。可是她一次次思变中逾越本身的极限,经由10年搏击,她居然从赤贫打工苗家女变成了“领带皇后”。

    墨守陈规!

    班安芬最后想换种活法是因为穷。这种设法在那时很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因为她地点的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科发村深躲在年夜山里,封锁的山村几乎与外界隔尽,没人外出打工,女人更是不能抛头出头签字,不然要被骂成是“IT”和“野人”,蒙受比方视。班安芬穷,只上到初中。嫁个丈夫仍旧穷,几个孩子都面临失落学。班安芬以为必需窜改。

    1989年,她要外出打工的设法让丈夫吓了一跳:“你如许出往让村里人如何看你啊!33岁的人了就不怕背上个坏名声?再说万一出往有点啥意外可如何办?”班安芬刻意已定:“他人如何看我谈论我,我不在乎,但你要相信我了解我,我什么苦都能吃,一定能光顾光顾好自己。”

    揣着家里仅有的16元钱,班安芬踏上了茫茫的打工之路。

    班安芬在海拔1800多米的戈塘矿山上的废煤砂里淘过煤,一天能淘100公斤煤渣,挣8块钱。这不是她所要的转变,所以她不能防止她的探求。第二年春天,她离开黔东北州府地点地兴义市。在这里,命运的轨迹开始显现。那是墙壁上贴的一张兴发领带厂欲招女工的广告。因为这张广告,她的领带的缘分开始了。

    凭着苗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她做的领带比任何人的都精美,获得了老板的垂青,把她的人为从每月200元涨到300元。

    在领带厂,班安芬比其他打工妹多了一个心眼,因为“给他人打工总不如自己做老板”,她要探求自己生长的机遇。

    终于有一天,她留意到厂里临盆的领带图案、工艺都太简朴,还比不上苗族密斯的刺绣。班安芬立刻想到可以把苗家妇女的技术使用起来。苗族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刺绣,她们穿的衣服、包的头巾、系的围腰等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绣制而成的,并且图案灵活多样,奇光异彩。班安芬从小在母亲的严酷教诲下8岁就学会了刺绣。因她脑瓜子灵光,再加上善于思索和想象,她绣出的东西老是让姐妹们倾慕不已。

    主意一定,班安芬就辞了工,用仅有的98元钱买来了布料和丝钱,回到深山里开始了初级手绣领带的尝试。她找来一条代价200美元的进口领带,参考其规格、色和谐工艺,再用两千多年流传不衰的苗族手工拿绣工艺,用优质的明孔布料作绣底,用不褪色的蚕丝作绣线,经由一个多月今后,3条不合图案的手绣领带绣成了,一脱手就卖了280元。

    班安芬决议年夜干一场。她将技术传给女儿,母女三人夜以继日,一个月后又绣出了10多条。可拿到县城推销,却被一商贩给骗走了。“连本带利给赔了,这刺绣的活还如何干?”母女抱头痛哭。

    赔了钱,流了泪,班安芬照干不误。她把家里独一值钱的一头猪卖了,又把刺绣的架子搭了起来。绣出来的领带她带着走出庙门到处推销,再把各种意见和发起带返来对领带举行改进。一年之后,她卖出了700多条领带,销售额竟高达数万元。

    这一年的年底,班安芬正式挂起了“安龙县腾龙拿绣厂”的牌子。打工妹摇身一变成了女老板。她给自己的领带起了个洋名字:仰欧桑。

    率先富起来过实在实在在糊口的班安芬没有满意,她的厂子固然办起来了,新挂的牌子也响丁当,但严酷地说,那厂子还属于家庭作坊式。班安芬暗公开想,与其靠自己一家临盆,不如让村落里的密斯、媳妇们都介入出去,如许既能扩展临盆范围,又能率领同乡们致富。两个夏日,她风雨无阻,共培训苗族妇女刺绣主干600多人。

    有了这支心灵手巧的刺绣步队,班安芬接着在全省率先推出“分散临盆,会合销售”的临盆运营体例,即:由她投资购买材料,计划好图纸、规格,再分发给苗族妇女刺绣,绣好的领带由她发出统一销售。山村自古以来的内室绣品变成了商品,苗家姐妹愉快得合不拢嘴。
12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想和女友创业 却被骗进传销黑窝
下篇: 女性创业使人美丽和自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