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熟”水果又成商家的一个噱头。
■消费者质疑:标签一贴就涨价,标准何在?
■部门说法:“树上熟”没有认定机构,多是商家自己贴上的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沈彦彦)在目前催熟技术泛滥的水果市场,“树上熟”成了继“有机”、“绿色”、“农家”后,农产品销售的又一特殊“身份”标签。究竟“树上熟”是个什么概念?
记者走访我市超市的水果柜台及水果专卖超市发现,有不少水果,贴上了印有“树上熟”标签的标志。这些贴上了“树上熟”标签的水果多是有“催熟绯闻”的品种,如芒果、香蕉、木瓜等,而部分西瓜,也贴上了“自然熟”的标签。
“树上熟表示贴了这个标签的水果都是自然成熟的”。在莲坂附近的一家水果店,店主正在向顾客介绍“树上熟”这一特殊“身份”标签的价值所在。
与有机、绿色等标签如出一辙,“树上熟”标签一贴,水果的价格立刻不同了。在厦门不少水果店里,这种“树上熟”水果被冠名后价格卖到了普通同类水果单价的2倍以上。比如说,普通的木瓜每斤6元,贴上标签后,要卖到13元。
这种“贴标签”涨价的做法遭到了消费者的质疑。“一贴个标签就涨价了,谁知道到底这个标签是自己贴的,还是真的有这么回事。”正在购买贴着“自然熟”西瓜的张女士说,只觉得“树上熟”、“自然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害怕“催熟水果”的心理,在提高价格的同时,博得青睐,一石二鸟。
记者调查水果摊和蔬果批发市场后发现,大量价格昂贵的“树上熟”水果的确可能只是一个噱头。“我们这有标签,出货前把这标签一贴就行了!我们库房现在就有标签,你要多少马上就能拿。”在水果批发市场,甚至已经有印好的标签在销售。有关部门也表示,和“有机”、“绿色”相比,“树上熟”没有认定机构,目前并没有“树上熟”这种说法,多是商家自己贴上的。
“现在这种新东西,监管体系和认证体系都还没跟进,难保有假。”一些供货商坦言,现在的“树上熟”水果,大多是噱头,有的是水果店自己写,或者自己印的,并不靠谱。 此外,对于“树上熟”的定义市场也没有达成共识。“要说全熟了才采摘,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没贴上标签可能就烂在路上了。”做水果生意二十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水果都是七成熟采摘,从产地运抵市场,大概9分熟,然后再催熟,“树上熟”到底是8分熟采摘,还是9分熟?目前全靠商家自己说了算。
许多消费者都认为,特殊身份标签要和价格扯上关系,至少应像“有机”、“绿色”农产品的标志一样,经过国家或行业协会标准的认证才能使用。
上篇:
住宅市场精装修房渐成主流 市民购买小户型受益最大
下篇:
国税总局明确33项涉及民间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1 水果爆款专家廖金:教你30分钟打造吸金朋友圈 2 外卖天天满25减21,商家们都是怎么挣钱的? 3 案例解读:拼多多是如何深度挖掘微信用户数量和关系的? 4 网络课程的广告海报文案如何写才能刷屏朋友圈? 5 电商爆款商品的产品详情页/介绍文案应该怎么写?记住这几点就够了! 6 定价策略 | 如何定价才能实现产品最高利润? 7 6种营销方法让你的销量翻倍,附详细案例! 8 活动必备:电商网站N种促销活动及创意玩法详解! 9 粉丝经济时代,商家如何去做粉丝营销? 10 2017今日头条自媒体平台最新的文章推荐机制策略以及运营方法 11 一份详细的O2O生鲜平台投票主题活动策划流程 12 初级APP应用市场人必看:34家积分墙渠道汇总与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