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声誉证生意举行诈骗的特征识别
0 ihunter 2011/12

声誉证是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商业中利用最为遍及的一种支付体例。因为它以银行声誉为包管,以银行自力性的付款责任为基础,因此同以商业声誉为基础的汇款和托收体例比起来,对生意双方更具平安性和可靠性,处理了远隔重洋的收支口商之间互不信任的题目。但另一方面,声誉证自力于基础商业条约、开证行承当第一性付款责任以及银行“管单不论货”的三年夜特点在促进国际商业生长的同时,也为国际诈骗分子供给了无隙可乘,加之运作法式的相对庞大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缘故原因,使得声誉证生意中的不确定性身分清楚增多,因此它是被国际诈骗分子和团伙所使用从事国际诈骗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跟着我国革新开放步伐的加速,对外商业赓续增加,国际经贸活动日趋频仍,国际诈骗分子乘机将魔爪伸向我国。他们每每因此同中国公司做生意的名义,接纳以伪造声誉证、伪造声誉证项下的票据、利用“软条目”等各种伎俩,在商业的面前从事诈骗活动。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万宝路喷鼻香烟诈骗、中期的钢材诈骗;90年代中期的备用声誉证诈骗、1995年到达跋扈獗程度的蔗糖诈骗、1996年的尼日利亚煤油诈骗等等,均渗入到了我国,旨在诈骗的文件在我国沿海地区的银行几回露脸。因为诈骗分子精晓讯用证营业的细节,操作具有专业性,伎俩匿伏,且多为有构造的立功(团伙立功),因此这类诈骗不易被识别,同比年来伪造年夜额存款证或年夜额存单的初级诈骗形式比起来,更随便到手。

    躲避声誉证诈骗危害的最好办法便是从一同头就不要卷进这类生意。那么,从事国际商业的企业和从事国际结算的银行如何本领在日常义务中从年夜量的生意文件中区别出旨在诈骗的生意呢?这里,笔者连系自己的义务虚践,从近20年来渗入到我国的一些案件进手,总结出声誉证诈骗生意的若干内在特点。外贸营业人员和银行的营业人员多留意这些特征,就一定可以将诈骗的生意拒之门外。

    特征之一:生意金额庞年夜

    如1985年的温州钢材诈骗案金额为230万美元,1993年衡水农行备用声誉证诈骗案金额高达100亿美元,1995年跋扈獗到顶点的蔗糖诈骗案每笔金额都在400万美元以上,1993年9月笔者打仗到的一笔备用声誉证诈骗案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得逞)。这其中的原理很简朴:诈骗分子构造一次乐成的诈骗不随便,金额年夜才值得冒危害行骗,一旦到手,他们就能获得丰盛的报答。

    特征之二:运作法式更为庞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几乎全部的声誉证诈骗案都同正常的国际商业运作法式和国际结算支付法式相往甚远,显现出营业操作上的啰嗦性和庞大性。仅以1994年至1995年间笔者先后打仗过的8家公司进口蔗糖开证请求为例,其操作法式每每是:①卖方供给形式发票等文件,申明供货数量和价钱;②买方签订该形式发票,确认生意前提;③买方出具“不可打消公司订单”(ICPO)并经其银行连属,或买方银行出具“抚慰信”(Comfort Letter)以兹证明买方的付款本领;5生意双方经由历程传真确认条约内容;⑤卖方出示其银行开立的“供货证明”或经其状师签字的“宣誓书”(affidavit),并供给有关正本票据;⑥买方银行开出(备用)声誉证事后关照书;⑦收到该关照书后,卖方银行开出不可打消如约保函;⑧买方收到保函后,同卖刚正式签约并经由历程其银行开出(备用)声誉证。这8个法式完成后,才进进发“货”备单、银行议付、收取“货”款的关键。如许庞大的运作法式可以诱使买方逐步增加对卖方的信任度,一步阵势靠近卖方设置好的圈套。


12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前九月粤对美商业好于全省总体外贸 不宜过早悲不雅观
下篇: 赔钱期间做什么生意不赔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