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拟退市思考:未来中概股私有化将爆发在哪些领域
0 ihunter 2012/08

【导读】有句话说得好: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就在很多中国公司排着队想到美国上市的时候,分众传媒却决定退市了。而分众传媒还并不是近期谋求退市的第一家中概股公司。此前,阿里和盛大都在加紧私有化的步伐。

从当年海外上市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纷纷转为私有化,这些公司是怎样打算的?如今打算私有化退市的中国企业的路该怎么走?私有化对企业和投资人的影响几何?下一个谋求私有化的公司会是谁?我们为您做一个梳理。

首先理清什么是私有化?所谓私有化,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并购操作;与其他并购操作的最大区别,它的目标是令被收购上市公司除牌,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实质就是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目的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的股份,最终使这家公司退市成为大股东的私人公司。

事件回顾:分众传媒启动私有化进程

北京时间8月13日,分众传媒(Nasdaq: FMCN)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已于2012年8月12日收到董事长兼CEO江南春等多方联合体成员发起的私有化邀约,私有化邀约对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支付现金27美元,折合每普通股对价5.40美元。就目前,分众面临私有化退市舆论我们来做个分析。

分众传媒私有化原因分析:

1、公司需要对战略、架构进行重大调整,此类调整势必会影响股价,为避免重大波动,可能会提出私有化,阿里巴巴私有化其B2B香港上市公司的理由就是这个;

2、公司认为自己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尤其是现在有不少中概股自觉业绩不错,认为美国资本市场“不懂自己”;

3、想要回归A股市场,或休整后重新登陆中国香港、新加坡或其他境外市场融资;

4、在美的中国概念股难以忍受当地监管部门越来越繁琐的要求,或其他负面影响,譬如小股东集体诉讼或者机构恶意做空。

私有化对企业的影响?

盛大集团近年来多业务线并行扩张,但是其战略执行并不顺利,而私有化则有利于其集中决策权并优化集团战略,阿里巴巴B2B的私有化也同样处于阿里集团整体战略考虑。对分众传媒而言,尽管2011年电商爆发式发展推动了业绩增长,但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分众传媒的广告主数量出现下滑,其户外媒体业务已经迎来增长瓶颈。因此,分众传媒此次私有化,应是利用了当前低迷的市场状况,而根本目的在于回收决策权、在公司法战略上进行更多探索,正如分众传媒副总裁嵇海荣所说的“思考和实施一些长期战略规划和投资”。

从分众传媒所处的户外媒体行业来看,分众私有化退市再次将户外媒体行业推向公众视野。回顾中国户外媒体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2007年伊始,中国户外媒体行业大踏步前进。长久来看,从行业进入壁垒角度来看,中国户外电子屏市场的进入壁垒不高,掌握大量资金的市场竞争者可以在短期内掌握主动权,单纯依靠资本运作即可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分众传媒既是户外媒体行业资本运作的个中高手。然后,市场快速扩张中也暗藏了不稳定因素,也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过程中“挤泡沫”的导因。当然,中国户外媒体发展的历程从资本动向也可见一斑。据清科数据库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18起,创2003年以来此类市场投资的峰值。不过,2009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仅为8起,经历资本市场的狂热之后,资本市场对户外新媒体行业的投资回归理性。

回归到分众传媒企业来看,清科研究中心认为,私有化对其长远发展意义深远。私有化之后,面对户外媒体市场低谷期,分众传媒可以从战略角度重新构建其长远的规划,如何利用现有屏幕资源并结合新媒体特性,实现原有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或将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分众董事长江南春曾经说过:“我觉得分众面临的真正挑战不在于是微博或“×博”来“瓜分”碎片时间,这些时间就是要被瓜分的,重点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发现这些碎片时空,并且在这些碎片时空内切实有效地开发、整合成为对消费者和广告主有更大价值的媒体渠道,这才是分众过去和未来生存的根本。”

此外,盛大、阿里、分众相继私有化,是否会引发中概股私有化热潮,暂无定论。但是,毫无疑问,三家企业后续的发展及相应的资本运作,则对行业企业具有标杆性的示范作用。

私有化对VC/PE的影响?

包括分众传媒在内,今年至今已有12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计划。其中有4起案例有VC/PE机构参与,分众传媒背后有方源资本、凯雷、中信资本、鼎晖、光大资本等,尚华医药、千方科技、亚信联创私有化计划则分别有TPG、赛富基金、中信资本参与其中。

2012年至今美国市场中概股私有化发起情况

企业 代码 宣布日期 交易发起人

分众传媒 FMCN.NASDAQ 2012-8-13 管理层/方源资本等

尚华医药 SHP.NYSE 2012-7-6 管理层/TPG

宇信易诚 YTEC.NASDAQ 2012-05-21 管理层

诺康生物 NKBP.NASDAQ 2012-05-09 管理层

盛泰药业 SGTI.OB 2012-04-17 管理层

稳健医疗 WWIN.NASDAQ 2012-04-02 管理层

众品食业 HOGS.NASDAQ 2012-03-27 管理层

香格里拉藏药 TBET.PK 2012-02-27 管理层

古杉集团 GU.NYSE 2012-02-24 管理层

千方科技 CTFO.NASDAQ 2012-02-21 管理层/赛富基金

亚信联创 ASIA.NASDAQ 2012-01-20 中信资本

普联软件 PSOF.NASDAQ 2012-01-07 管理层

对于参与私有化的PE机构而言,投资私有化公司同样有利可图。一方面,因公司股价被低估,机构可以以较低成本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机构可帮助企业转板或回归A股上市,进而实现退出并取得丰厚回报。特别是对于分众传媒这类企业,盈利模式相对成熟且业绩稳定,具备回归A股的条件,对PE机构而言是理想的投资目标。

未来中概股私有化领域可能会有哪些?

早在盛大网络宣布私有化的同时,多家分析机构就把下一波私有化的热点锁定到游戏行业。

美国投资银行SIG曾发布研究报告称,网易和完美世界都有可能采取私有化措施,原因是前者的CEO曾经后悔赴美上市,后者的市盈率则保持低位运行。

2008年,网易CEO丁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赴美上市则意味着公司要透明化运作,比如网易必须每个季度对外公布自己详细的财务数据,包括每款游戏的盈利收入、玩家的增减和增减比例都需要详尽介绍。

“我们的竞争对手大多在国内,他们中不少还没上市,也就没有必要这么做,这样经常会造成我们比较被动。”丁磊说。

此前,搜狐畅游宣布将分拆旗子公司下第七大道单独IPO,罗仕证券在评价该交易时表示怀疑。

他们认为,中国网络游戏服务商的股价市盈率目前处于历史最低值,“私有化是在目前大环境下更好的选择”。

投资界人士分析说,当前中国在美上市的网游公司市盈率通常只有3~6倍,如此低的估值,还要承担大量费用和严格的监管,而在美上市网游公司通常具备国内重新上市的条件,对于这些现金流充沛的公司来说,择机私有化也许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近期的中概股私有化风潮,分众传媒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并将激励更多企业退市,甚至当当、人人公司等热门互联网公司也存在这种可能。不过,对于上述互联网公司而言,主营业务仍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企业战略并无调整压力,随着市场状况转好,其股价回调的可能性较大,并且互联网公司回归A股市场仍有较大障碍,因此,这类公司并无太大动力进行私有化。预计未来私有化的中概股仍将以小盘股及传统行业企业为主。

市场声音:人人、当当可能将效仿分众传媒私有化

从各自启动IPO以来,人人和当当的股价一路下滑。毫无疑问,人人和当当的管理层肯定对于公司的股票表现感到失望,当当网联合创始人俞渝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当当股价近期下滑严重,我想这样的价格连我都禁不住要买入。股票的表现偏离了现实,作为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我所要做的就是确保我们的员工不要因为他们手中股票期权价值的下降而感到沮丧。同时,我们要尽可能的在当当网上销售更多产品,送货尽可能的快,这样我们就能完成良好表现和财务表现。”很明显,人人内部人士也认为他们股票被低估,一直在大量回购股票。

资产负债表

除了由于股票疲软表现而成为被私有化对象外,人人和当当的都拥有很强的资产负债表。人人现在拥有9.22亿美元现金流,合每股2.38美元,无负债;当当也拥有2.18亿美元现金流,合每股2.74美元,无负债;巨大的现金头寸更可能推动私有化交易的完成。

高管

有趣的是,人人和当当目前都是由各自的联合创始人所领导。当当联合创始人李国庆现在担任该公司CEO,人人创始人陈一舟也担任该公司CEO。可以理解的是,两位创始人对私有化建议持开放态度,因为他们很可能都想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市值

人人和当当的市值都相对较低,人人的市值现在刚过15亿美元,当当市值为4.32亿美元。相比之下,分众传媒的私有化价值超过30亿美元。如下图所示:

进行私有化企业的几个共同点: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 创中企海外收购纪录
下篇: 传凯雷几近完成对Getty Images收购 凯雷尚未回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