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的核心是让商家和用户都受益,产品形态应为此服务。立足自己的收入,很难做好O2O。目前O2O的GAP是巨大的,三赢的局面是有条件形成的。
王喆
先说一下“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商家对同一种商品向某些消费者收取的价格高于另一些消费者。价格歧视帮助商家用高价把商品卖给价格不敏感的客户,用低价把商品卖给价格敏感的客户。从而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实现“价格歧视”要满足几个条件:
1)设置一定的门槛,区分价格敏感客户和价格不敏感客户;
2)实现价格歧视的方法不会引起高价购得商品/服务的客户的不满;
3)“价格歧视”的商品不容易转让。
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价格歧视的例子就是机票。
“优惠券”不是广告,不是”流血赔本大甩卖“的短期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歧视,是商家可以长久使用的一种运营手段。
预付费(团购)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O2O的核心是帮助商家通过一定的门槛实现”价格歧视“。一种营销方式只有成为商家日常运营的常规手段的时候,才能使顾客、商家、平台三家都受益。
罗文,百度产品设计师
呃,哪有这样定义东西的。
Online to Offline,本身的含义只是从线上到线下,也就是本身在线下能完成的闭环,有了线上的参与,而这种参与的形式取决于线上较线下的优势,比如线上能够更快更平等地传播信息(线上推广),线上能够通过快速传播聚集到一批人(团购),线上能够找到一圈人、定位到针对人群,线上能够很方便支付……线下我们可能找到卖家,找到买家,传播推广,支付等等环节,都可以又线上扮演。从而比纯线下更优,比如传播速度;比纯线上也有优势,比如服装线上不能试穿,很多消费者心理过意不去。
所以,不要给这些理论下什么定义,没有人会告诉你是优惠券还是预付款,因为它只是一个理论,用得对就是对的。
徐小懒,邻味网创始人,社区电子商务践行者 …
不是优惠券也不是预付费,而是给用户带来方便
你发行再多的优惠券,但如果商户离用户好几十公里,大多数用户也懒得去
你预付费手段再高明,大多数用户也懒得为十几、几十块钱的订单在线支付,况且更多用户压根没有网银……
靠谱的O2O应该让用户能更方便、更快的得到想要的商品,想要的服务,想要的信息……
陈灏哲,热衷一切与web有关的话题
从用户的角度说,更喜欢优惠卷,因为没有风险.
从商户的角度说,更喜欢优惠卷,因为立刻就能收到现金.
为什么会纠结?原因恐怕有两个
1. 希望和商家说,我给你带了客源,你赚大头,我赚小头.但钱如果不过手,这个钱就没法收了.
2. 被太多理论性的东西误导,什么消费闭环之类的.以今天大多数的餐馆水平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优惠卷真的那么有吸引力吗?省钱真的是消费者的唯一诉求吗?商家如何才能提高商品附加值?
怎么把最合适的商家介绍给最合适的客人,才是线上的强项,也是核心的东西.通过技术的手段,还是结合SNS,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杜牧
信用体质未必就是最大的障碍,事在人为。我在网上预订酒店都是预付费的。关键在于要让顾客相信,你不提早预订你就得不到服务,这才是王道。
俞宏伟,餐饮行业线上线下信息化实践者
关键是手机支付,二维码应用普及也是一种替代方案
罗时辉,PM
优惠券、预付款都是手段,不是核心竞争力,建立渠道的能力才是核心。
王一鹏,花名册huabook.com社区创办人
1.广义的O2O可以把媒体模式纳入进来。比如大众点评网,安居客等。都可以算O2O项目。
2.狭义的O2O一定要介入到收费环节,只有介入收费环节才有能力把控上下游资源,为消费者改善服务质量。
3.团购介入了收费环节,也改善了服务质量(价格大大降低也是一种改善)。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郭磊,零售流通 第三方支付 预付费 本地生活 …
我觉得从模式上来讲肯定是预付费,只有这条路存在公司才能生存。当然不排除更好的模式替换或者完善线下认证消费的环节。优惠券目前能做的主要是广告,必须要做好闭环才能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才能脱离预付费。
上篇:
大众融资网站兴起带来的挑战
下篇:
微信的三条进攻路线
1 陈勇:六个方法将推广页转化率提升30倍 2 连咖啡是如何靠微信裂变实现用户疯狂增长? 3 如何起一个好标题?好标题必备这9大要素! 4 外卖天天满25减21,商家们都是怎么挣钱的? 5 新媒体人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写出好文案? 6 新人必看:8个运营微信公众号常见的陷阱! 7 实操复盘:一份实用的汽车用品类社群营销方案 8 类类有话说:关于活动运营一定要遵循的10条铁律! 9 总结了100个10W+的标题,发现SCB的标题创作思路! 10 互联网社群商业模式 = IP+社群组织+用户场景+分享经济 11 陈勇:营销6要素是如何一步步“套路”消费者下单的? 12 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打开率和分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