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的上海,恰是梅雨季节。记者慕名离开上海徐汇区龙州路一家清真饭店,吃到一碗热腾腾的故乡饭——青海牛肉拉面。
这家饭店的老板马福海来自化隆县巴燕镇后沟村,今年36岁,是一位精干的回族小伙子。当马福海晓得记者的身份后,他要求把青海打工仔们的情况报道一下,用他的话说便是“给故乡捎句话”,使更多的农夷易近走出来,在异地创业致富。
马福海说他的故乡很穷,十年九旱,种庄稼不可。20岁时跟着亲戚在全省各地贩牛羊皮和羊毛,但因为市场竞争狠恶,这种生意也欠好做。1989年他跟着娘舅马尕龙到湖北省的宜昌、襄樊开青海拉面馆。1998年他离开武汉租了七、八十平方米的展面开起了一家青海拉面馆,生意不错,挣了一笔钱。在湖北几个都会开青海拉面馆经历,使他看到青海的拉面照旧颇受南方人接待的:一是价钱廉价,二是属快餐,三是有特征。于是马福海又有了新的设法,把青海的清真牛肉拉面馆开到上海往。1999年,马福海带着媳妇离开了上海,那时在上海打工的同乡劝他说上海人不爱吃拉面,说有些人开不下往回青海了。但马福海计划照旧试一试。初到上海,选择什么地段开清真拉面馆,面向什么样条理的人开,他颇动了一番脑筋。夺目的马福海首先对准了紧靠华东理工年夜学的上海市徐汇区龙州路,以一个月房钱6000元的价钱租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衡宇开起了青海拉面馆,功效到他这家饭店用饭的年夜门生多,生意很快就火起来了,逐步饭店的面积也扩展成2层小楼,200多个平方米,成为这条街上最年夜的也是独一的一家清真牛肉拉面馆。每天营业收进在1万元以上,纯收进5000元以上,一个月纯收进起码15万元。
初始的乐成,使他年夜受启发,善于运营饮食业的马福海发作了在各年夜学阁下开连锁店的设法。于是他又拿出资金,在上海市普陀区交通路紧靠同济年夜学旁开了一家200平方米的青海拉面馆,随后又在浦东夷易近生路紧靠海运学院阁下、长宁路天山路紧靠东华年夜学、军工路水产年夜学、桂林路上海师范年夜学阁下和上海火车站、杨浦区夷易近星路商业区等地共创办了9家青海拉面馆。据马福海介绍这9家饭店没有一家盈余的,这些饭店现在不但运营牛肉拉面,另有青海面片、馓子、羊肉手抓及各种小炒,很受上海人的接待。
我们问起了每家青海拉面馆厨师、临杂工的收进情况时,马福海通知我们,他所开的饭店里炒菜厨师每月3000元,拉面厨师每月800元,临杂工每月450-500元,吃住都管。每个饭店的老板人为更高一些,从厨师光临杂工都是从青海招来的。为了便于管理,马福海在梅陇七村为这些厨师和打工仔租了公寓,费用全部由马福海承当。当我们问起化隆人在上海开青海拉面馆的情况时,马福海欢乐鼓动地通知我们,到现在全上海共有400多家青海拉面馆(清真),其中390多家是化隆人创办的,仅化隆人开的这些饭店就吸纳青海打工仔4000多人。
说到这时,马福海颇有些冲动。他说,为啥能有这么多化隆人到上海创办拉面馆,并且能站住脚,这与青海各级政府和上海各级政府的支撑分不开。化隆县政府部分不但办了良多厨师、面匠培训班,提高了外出务工农夷易近的素质,并且还设立了办事机构,由政府出头签字,为我们处理了良多随手的题目。谈到上海的开放优惠政策时,马福海说,好最近上海开青海拉面馆,是先开饭店,后办证,手续简化。并且工商、税务、街道办事处供给优质的效力,在刚开始办饭店的几年中,是免税的,好比工商税、税务税等,到处表现了对外来投资者和打工的效力和支撑。
正说着,马福海4岁的女儿从幼儿园下学回到了饭店。马福海4岁的小女儿通知我们,她在华东理工年夜学小红花幼儿园上学,还会说写英语。马福海看着他的女儿欣喜地对我们说,是党的革新开放和富夷易近政策使我们这些青海打工仔在上海挣上了钱,富裕起来,就连我们的下一代也遭到了高质量的教诲。
现在的马福海成了龙州和附近几条路的名流。街道办事处礼聘他往给良多中年妇女和老太太授课,传授拉拉面,揪面片的技术。问起马福海往后的计划,他通知我们,他想在上海兴办上星级的清真饭店,让青海特征饮食业在上海年夜生长。
稿源:青海日报作者:魏兴国
上篇:
创业四年夜形式,你合适哪种?
下篇:
王克勤号令更多人求证IT 公布部分患儿名单
1 翼码旺财,希望做营销品超市的二维码营销平台 2 专访:装饰建材类网站赢利点在建材市场 3 专访楚佬负责人吴明辉:线下实体和线上结合才是王道 4 Admin5访谈室:对话刘西斌 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5 Enjoylife访谈群对话网商容天下上海峰会主持人:曾洪群 6 门户通专访上海站长联谊会一方:务实中求发展 7 财经参考网专访图王:中小站长的机遇与挑战 8 Enjoylife访谈群对话中国建站:樊青 9 俞敏洪谈幸福:每月赚两三千块 能吃上兰州拉面 10 在“慢”上海创业公司沉默前行 O2O与金融是热点 11 人物特写:史玉柱 最富有的上海居民 12 洪清华谈创业:一双袜子成为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