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声誉证敲诈买单?
0 ihunter 2010/05

我国加进世贸构造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国海内市场慢慢对外开放。跟着今年7月1日最新修订的《对外商业法》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企业、经济构造、团体加进到外贸行列中来,我国的国际商业将越来越活泼。

    在国际商业中,最重要、最常用的结算体例是跟单声誉证,因为有银行声誉为保证,因此遭到生意双方的信任。可是因为银行在声誉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检察,不担当接纳进一步的办法盘问拜访票据的真实性,从而无法检察货色,这使得一些不法贩子有隙可乘,声誉证诈骗案件频频发作。

声誉证是贩子们天赋的发明

     19世纪末期,跟着国际商业的生长,货色开始年夜量远程跨鼎祚输,但因为生意双方分家两地,对商业同伴的资信情况不甚了解,因此频频不信任对方,不宁愿答应把货色或货款先交给对方,畏惧一旦对方违约,将使自己钱货两空。同时,在货色生意中,卖方希看在发货后立刻获得货款,买方则希看收到货色后再付款。为了缓解这些抵牾,贩子们发明性地发了然声誉证轨制,成为国际商业中遍及服从的国际老例。

    在现代国际商业中,声誉证是银行依开证请求人(买方)的恳求,开给受益人(卖方)的一种包管银行在满意声誉证要求的前提下承当付款责任的书面凭据。在声誉证付款体例下,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誉为卖方供给付款的包管,因此,声誉证付款体例是一种银行声誉。合用于声誉证的国际老例是国际商会在1930年制定的《跟单声誉证统一老例》(UniformCustomsandPracticeforDocu-mentaryGredits),现在利用的是1994年的修订本,简称UCP500号。

    根据UCP500号第二条的界说,所谓声誉证,“指一项商定,不论其若何命名或描绘,根据此商定,一家银行(开证行)按其客户(请求人)的要乞降指示或以其本身名义,在与声誉证条目符合的前提下,凭划定的票据,向圈外人(受益人)或其指定人付款,或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或授权另一银行举行该项付款,或承兑并支付该汇票,或授权另一银行议付。”

    根据该界说,声誉证是银行(即开证行)依照进口商(即开证请求人或买方)的要乞降指示,对出口商(即受益人或卖方)发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包管在交来符合声誉证条目划定的汇票和票据时,必需承兑和付款的一种商定。

    因为声誉证在国际商业结算中起到平安包管、资金融通等感化,它已是现在国际商业中遍及利用的最为重要的收付体例。

    声誉证敲诈坚定生意双方决议信心

    在声誉证付款体例下,UCP500号确认了银行的免责准绳。根据这一准绳,银行在审单时只需“单证符合”、“单单符合”,就应无前提支付(包括承兑)货款。银行的这种检察只限于表面,而没有本性检察票据真实性的义务。这条准绳给敲诈者留下了无隙可乘。卖方频频使用银行不论货色的特点,销售一些底子不存在的货色,并伪造提单,大概偶尔提单所载货色与理想货色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买方付了款,却拿不到货,大概拿到的货与所订的完全不合,成为受益者。列国的法律理论对声誉证敲诈的立场不一,争议很年夜。但因为国际商会只是一个官方机构,无法对银行的责任举行逼迫性的划定,在客不雅观上使敲诈者随便行骗乐成,使收支口双方的长处遭到极年夜的损害,重要坚定了生意双方的决议信心,给国际商业活动带来了极年夜的危害。

    我国是商业年夜国,但因为法则及外贸系统体例还不敷健全,且缺乏外经贸法则及实务人才,因此成为声誉证敲诈的受益年夜国,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声誉证敲诈形成银行垫款达数十亿美元,每年因声誉证敲诈被骗货、款无法估计。1993年发作在我国的河北衡水农行备用声誉证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00亿美元,令人触目惊心。

    对此,列国政府主管部分及商会构造常常公布通知布告,提醒进口商留神出口商的诈骗。理论中,罕见的声誉证诈骗有如许几种:利用伪造或变造的声誉证;骗取声誉证;利用取消的声誉证;以保函调换倒签提单、预借提单及洁净提单;以及交货不符等。

    江苏某外贸公司曾收到一份由喷鼻香港客商面交的声誉证,金额为318万美元。外埠中行考核后,觉察该证金额、装交期及受益人称呼均有清楚涂改陈迹,于是提醒受益人留意,并立刻向开证行盘问,末了查明此证是经客商涂改,交给外贸公司,企图以此要求我方银行向其开出630万美元的声誉证,以便在外洋冒名行骗。毕竟上,这是一份早已逾期失落效的旧声誉证。幸亏我方银行鉴戒性高,才及时防止了这一同巨额声誉证诈骗案。

    在声誉敲诈中,危害最年夜的是“软条目声誉证”。其危害性在于,外商使用这些“软条目”,存心抉剔,使进口商无法结汇,血本无回。罕见的软条目重要有:声誉证中载有暂不生效条目、限制性付款条目、限制受益人供给的票据、对装运的限制等等。如买方经由历程审证发明有“软条目”,应立刻以最快的通信体例与卖方协商,要求改证,对“软条目”不予接受。

    银行无义务为客户承当提防义务

    在声誉证下的国际商业中,尽不能指看银活动客户承当提防义务,况且银行也没有如许的责任。因为银行并不是生意条约的当事方,对一些国际商业术语、老例并不了解。银行也不是盘问拜访机构,国际结算要求银行供给快捷的效力,不年夜概让银行耐久滞留票据举行盘问拜访。银行供给的是一种声誉而非保险,盛大探求商业同伴的责任在商家。银行开立声誉证只收取大批的开证费,要求其承当全部危害有欠平正。因此,买方答应担如许的义务,举行危害的提防。

    在生意中,买方应盛大地选择商业同伴,尽年夜概地对对方举行资信盘问拜访,要选择在国际上有一定信誉的公司来做生意,关于资信不明或资信状况欠好的公司,判断不与其举行生意。

    在进口商品时,如有年夜概,应就地验货。在详细生意中,买方可以选择不合的商业术语来躲避危害。如可以要求利用FOB价钱术语,借机加以摸索。在CIF或CFR下,由卖方担当装运,固然使用假提单举行敲诈就随便得多。而在FOB下,由买方自行租船装运,货色及其装运都在买方的掌握之中,卖方要想敲诈天然难上加难。因为尽年夜部分提单是在CIF或CFR加上声誉证及即期付款的情况下举行,因此,在FOB下接纳远期支付体例就成为买方最好的选择,此时,卖方尽对会功成身退。

    如果买方遭碰到声誉证诈骗,就需要经由历程法则途径来予以补救了。如果在银行对卖方提交的票据付款或承兑前,买方发明或获得确凿证据,证明卖方确有敲诈活动,可以恳求法院向银行公布克制令,克制银行付款。良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年夜、法国、新加坡、中国的法律判例都供认这一补救途径。其次,还可以起诉承运人和卖方。如果买方有充沛证据证明卖方与承运人勾串使用声誉证举行敲诈,应及时请求法院拘留收禁运输船舶,迫使承运人供给得当的包管,给承运人以压力,并向法院起诉卖方及承运人。别的,还可以向法院请求冻结声誉证。列国法则包括我国均划定在卖方涉嫌声誉证敲诈时,法院可以冻结大概克制声誉证款项的支付,以防止不法企图的完成。

    在国际商业中,条约当事人必需范例声誉证操作,提高专业知识和营业程度,谨防不法贩子举行声誉证敲诈,一旦发出声誉证敲诈,受益人该当拜托有效的法则救济体例来挽回、淘汰所蒙受的丧失落,防止为对方买单。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浙商风云人物——翁南道
下篇: 外贸企业出口阴霾未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