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发版权之争 维权之路尚艰难
0 ihunter 2009/10

  核心提示

  短短5年间,谷歌数字图书馆将世界各地各领域着作权人的近千万部图书收入囊中,形成了数字图书领域的领先优势;面临诉讼,却提出了令人难以接受的和解方案。

  在这场数字时代的版权之争中,中国着作权人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国数字图书产业和文化资源又面临哪些挑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推荐阅读
河南3.6亿得主身份公布 兑奖时戴口罩墨镜

美股遭重挫 道指下跌
国务院:做好疫苗接种 扩大疫苗产能银监会:禁止发放无指定用途个贷北京楼市库存供不应求或人为制造内地新增甲型流感6345例4名死亡周正庆:中国股市应力争实现慢牛五粮液面临百亿索赔风暴

  海量作品“悄悄”上网

  仅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有132名学者的1000多部图书被收录

  10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着名作家张抗抗向媒体表示,谷歌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有自己的几十部作品,且在扫描收录前并未通知自己。

  她对谷歌的这一计划表示吃惊和愤怒,并称:“谷歌全球化的数字图书馆,没有经过着作权人授权。尽管文化资源共享,但前提应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即在保护个人权益、尊重着作权的前提下进行。”

  “谷歌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08年底,谷歌数字图书馆已有图书800万部,今年年底预计达到1000万部。这么大的信息量,我们很难一一查实。”中国文字着作权协会(以下简称文着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说。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深度评论:用户体验背后的商业哲学
下篇: 500强引发唱空声 利润超美国透支未来发展潜力

相关主题
 猜你喜欢
 精彩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