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相关政策的演进轨迹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政府对于中医药的支持应该说没有太大的间断期。即使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始终将西医作为重点推动,由于中医药在民间具有深厚和广大的群众基础,以及医疗结构在广大乡村、乡镇布点太少,中药实际上在这些地区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被采用的。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历史资料也证实,历届中央领导都对支持中医药发展提出过具体的要求,如:
在1950年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斌说,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王斌、贺诚两位副部长被撤职。1950年8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指出:“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1953年,毛泽东在严厉批评当时卫生行政部门某些人排斥中医、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时指出:“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和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也未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就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1954年7月毛泽东指出:“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他还指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将绝版。要成立中医研究机构……对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1956年,毛泽东指出:“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了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1958年,毛泽东在10月11日写给杨尚昆的一封信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他还对“西学中”工作做出了非常具体的指示。1978年9月7日,邓小平审阅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并在上面亲笔作了以下批示:“这个问题应该重视,一定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1978年9月24日,党中央以(78)56号文件转发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2、法律保障中医药发展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正确方针和政策。
1982年我国将发展传统医药郑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给予了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从法律上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根本保障。198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研究中医中药问题,提出要把中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1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上,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2003年10月1日又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我们对2000年以来国内各地政府和中央部委就医药相关的政策法规做了初步整理,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与中医中药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计有56项。其中国家级文件4件,部委级文件36件,地方政府发布的文件16件,此外,各地市也有不少鼓励和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未统计。2000年以前颁布的与中医药相关的文件约38件。这些生效的文件覆盖了医政、药政管理、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管理规章,但还远不够细致全面。不少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不够细致,操作性不强。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为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2007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国办发[2007]16号)成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由18个部委组成。负责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等部委制订了中医药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各种趋势来看,国家将会不断完善对中医药的支持和管理,逐步推出相应的配套政策。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目前,国际上对传统医药非常重视。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律法规。中医药立法明显滞后于国际发展,这些情况不仅与我国作为中医药大国地位不相称,而且影响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现行颁布实施的法规存在着诸多问题,远远不能适应中医药的发展要求,亟待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中医药专门法。中医药专家一直呼吁国家出台一部专门的中医药法律,《中医药法》草案已起草修改多年,还未能列入人大立法规划中,当前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立法,依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而在实践中《中医药条例》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一是《中医药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效力位阶较低,对事业发展的法律效力受到一定限制;二是《中医药条例》调整的范围还比较窄,《条例》共6章36条,没有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中药管理的条款,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够;三是有些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
现行与中医药有关的法律规范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现行涉及传统医药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参照西医药模式制定的,无法有效体现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的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传统医药的发展。
"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从《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现代中药专项的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可以看出,未来中药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以提高中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中药的标准,逐步达到可控,行业上下游并重,推动中药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医改和社保的进行,这种政策导向性将更强,扶持力度将更大。
2000年以后中药法规附录
"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FONT-FAMILY: 宋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n"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FONT-FAMILY: 宋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广东省发展中医条例(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1.0pt">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河北省发展中医条例(2000年11月27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2.5pt">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自2001年2月12日起施行)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山西省发展中医条例(2001年5月19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 (2001年6月22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n" LAYOUT-GRID-MODE: char;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LAYOUT-GRID-MODE: char;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80%;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TEXT-INDENT: -21pt;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陕西省发展中医条例(2002年6月7日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江西省发展中医条例(2000年6月24日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四川省中医条例
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贵州省发展中医药条例(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n" mso-ansi-font-size: 12.0pt">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n" TEXT-INDENT: -21pt;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COLOR: black; mso-bidi-font-size: 14.0pt">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5月15日卫生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11号发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n"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justify;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4.0pt">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n"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1.0pt">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2007-10-10)
n"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1.0pt">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2007-08-06)
n" LAYOUT-GRID-MODE: char;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LAYOUT-GRID-MODE: char;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50%; mso-list: l1 level1 lfo2; tab-stops: list 21.0pt">n" COLOR: black">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2006-07-20)
n" COLOR: black">废止《关于中药保护品种终止保护后恢复被中止品种批准文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2006-07-17)
n" COLOR: black">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6-02-20)
上篇:
第22节:研究报告风波(1)
下篇:
通过客户的力量完成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