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自焚之绝招——恶炒
0 ihunter 2011/12
电视选秀节目为提高收视率往往把炒作当作一种营销手段,信奉越炒越火。

以湖南台的超女和快男为例。

湖南台总能不失时机地报出点新闻底料,内幕、甚至选手和评委的花边新闻,抓住观众的眼球。这叫做会炒。

绝大部分进行的是“反向炒做”。看似在自己黑自己,实则是吸引眼球就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湖南台能坚持启用杨二车纳姆做评委,每次评论占用时间最长,评论又最不专业,不是飞吻就是言辞性骚扰,但人家会做秀,这种人是娱乐节目必不可少的。

姑且看看网上摘录的杨二语录你就知道这真是个娱乐节目,这种人是少不了的。

你要这个样子站我家门口..我拿扫把把你扫出去..!

王力宏的发音很差的

你唱的跟孙楠一样 非常做作

回去把脸洗干净

把脸洗干净再来比赛

不通过的理由,竟然是嘴巴歪了

皮肤颜色和歌的感觉给人健康!!!!

我们给你的生日礼物就是不能让你通过~

你参加模特大赛我就让你通过

跑凋是没办法原谅的

机会就象秃子头上一根毛

你就象刚割完黄莲回来

机会就象秃子头上一根毛

抓住就抓住

抓不住就没有

你头发像麻一样--草

你的毛衣,裤子,鞋子,吉他都有问提

唱华啦啦,这种歌,是小孩子唱的歌,你适合唱慢歌,我不通过

但是湖南台比较聪明,运用炒作的手法,但内容的主题和主线很鲜明,深知炒作只是手段,节目好看,抓住大众的收视和参与才是硬道理。通俗而不过分低俗,风流而不过分下流。

所以人家期期选秀节目火爆,惹得其他电视台嫉妒之声一片。

于是就有电视台坐不住了,做出了一档子《第一次心动》,节目从开始就把炒作当作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什么“张国立患尿毒症”、“刘晓庆与姜文偷情”等恶意炒作的虚假新闻就开始频频见诸报端,当确定这些内容都出自于剧组某策划人之手时,张国立、刘晓庆同时声讨该剧组的恶意炒作行为太恶劣。张更是退出评委席。后来又有媒体报道称,评委刘晓庆和柯以敏“面和心不和”。而这都是“第一次心动”活动宣传人员编造的假新闻。

节目还想有效利用矛盾加强炒作底料和力度,同时请来积怨颇深的杨二车娜姆和柯以敏,并分别坐在刘晓庆的两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摆明了就是想利用矛盾炒作吗。

更绝的是一个叫代闯的选手跪地向评委柯以敏索买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柯以敏将自己的一枚戒指摘了下来送给了代闯,然后代闯就被工作人员给拖了下去。

之后,代闯又将戒指送给了杨二,引发进一步矛盾升级,两大评委开始口水战,直至最后柯以敏失态大哭。引发了轰动的戒指门事件,也让“心动”彻底地曝光在全国观众和媒体面前。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关注,但节目却也被广电总局叫停,并予以全国通报批评,

通报认为,《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重庆电视台对现场转播极不负责,对现场混乱不堪局面未作任何有效处理,任其随意表现,放弃了播出机构的责任。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对此情况未向总局报告,失于管理。

可见炒作是有限度的,这确实也是门学问,否则真是玩火者自焚。重庆卫视就是让这样一场恶心的闹剧出现了公众面前,既是恶炒也是炒恶。就是炒作过了头,利用评委之间的矛盾来制造节目的收视率和话题的一种手段,这点杨二和柯以敏都明白,所以节目从开始进行都一直“配合”。可是后来导演嫌不过瘾,玩大了,搞了代闯这一出戏,把评委们又耍了一把,结果真得把赤裸裸的原装表现给展露出来。戒指门的事件肯定不是选手自己策划的,这点稍有智力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炒作也是门艺术,重庆电视台学人家充其量学了个形似,花拳绣腿的皮毛功夫,距离神似相差甚远。但不具备真正内功和遵照一定底线的炒作无疑是加速灭亡的毒药。

如今这个年代,谁也不傻,以后选秀节目再进行恶炒时还真得悠着点,过了头可能就会断了头。

欢迎与(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荣振环,以创意营销见长。智慧营销思考者和爱好者,多年研究中国式营销,善于发散联想,出奇制胜。曾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走出营销瓶颈,为很多新创业的公司提供营销思想和方案取得很好的实效。善于低成本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和博客营销。 最擅长为一些小企业提供有助于快步成长的行销方案。信奉:能不花钱就办好事,干嘛花钱;能花小钱就办好事,干嘛花大钱。只提花小钱办大事、办成事的营销方案。目的就是帮助企业省钱、帮助提升能力,而不是依靠拐杖。策划人的最大本事是企业发挥最大的本事,策划人的工作就是让策划人没活可做!营销就是对话、策划就是聊天。我能让你化繁为简、化简为道!让你构建核心竞争优势链,系统制胜!友人如是评价,唯一不缺是思想,盛产最多的是智慧。联系电话:13520181584,Email: rongzhenhuan@163.com,个人博客:http://blog.wise111.com/blog.php?uid=4326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如何与商超搞好客情?--卖场过招系列之十二
下篇: 为营销诊断:营销最大的败笔就是接受平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