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大腕们,请问哪本书是你自己写的?
0 ihunter 2011/12

  午后。饭饱气爽。我给自己找补了几个定位:民意代表、公共人、公益人、第三种人。都好。尤喜第四个定位:第三种人。

  放下实物和实利,用第三颗心去感想、用第三个脑袋去思索、用第三个鼻子去闻、用第三只眼睛去看、用第三双脚去走、用第三双手去写。“青山不识我姓氏,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老三,我明白,做你是最好的,世间万物了然入胸,好赖美丑自有定夺,闲来,便可指认几处不合理的现实,说来,也是彬彬有礼,锐意十分。

  做老三的好处。事事可见。去书店,在营销类书架前走来走去,左思右想,到底是要不要说出这个事实,揭露他们的真相?走出书店大门,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同胞,我决定,说出来,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些行色匆匆的同胞们。“知情不报”像是“从犯”,令人难受。

  就用一句话来点破某些营销大腕们的不诚心之恶行:营销大腕们,请问哪本书是你自己写的?在书店里总看到你们的书,好象多者都出十几本了,少者也有三五本了,且一年同时可以出三两本,我真不知道这些书中有没有一本是你自己写的?假如是你自己写的,你哪来的这么多时间一年写三本书?这种写法专业作家也恐怕勉为其难。假如不是自己写的,这些书又是谁怎么写出来的呢?

  这些问题,其实对于我来说早已不是问题,因为作为“资深业内人士”,这些营销大腕们的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我是门儿清的。

  假如你去问营销界业内人士:“这些书到底是不是他们自己写出来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回答你:“现在,谁还自己写书啊?都是找人‘攒’的,没几本是真正有原创思想、理念的,都是抄来抄去的。”业内人就是业内人。说出来的话很地道。我同意他们的话。也有一些补充说来你听:其实,这些营销大腕们很多年以前就不亲自动笔写书了,在他所“著”的所有书中起初一两本可能是他们自己亲笔写的,后面的书大部分都是他请的“老师”或者“专业编书者”攒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写一本二十万字的书至少要查四百万字的资料,在.com这四百万字的相关资料里需挑出最有创新精神和最具原创理念的内容,再加上几个自己做过的“不大不小”却被自夸经典的案例、“编书者”自己的语言和思维的演绎,变来变去,剪剪贴贴,就成了一本乍一看还亮眼的“名家名著”了。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营销大师们什么也不干,至少他们会召集会议来研究书的名字、定位,来群策群力想书的架构和章节,有些书名、书的内容也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想出来就交给“专业人员”,由他们花几个月时间来编写初稿,写完初稿,大家再开会研究、修改、整理,再写,再改,几轮下来,再郑重其事地交给出版社,请编辑修订,这本书也就差不多该付梓印刷了。

  可怜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读者,那些把此类营销大腕们当大师一样崇拜的“嗷嗷待哺”的铮铮学子,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省吃俭用买来的“营销大腕”的书,是由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师哥师姐”们花几个月时间在网上、在国外营销经典书籍里攒出来呀?可怜他们,既是事实,也恐难相信我的话是真的。

  这些“攒书”的营销大腕们的行为是多么令人可恨和可恶。可就是这样,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呢?难道出版社不知道?难道那些学富五车的编辑们不知道?

  丰子恺曾对一群乌合之众说:“今天要我讲漫画宣传技法。但我觉得对你们这种人,画的技法还讲不到,第一先要矫正人的态度。一切宣传,不诚意不能动人。自己对抗战尚无切身之感,如何能使别人感动?”

  丰先生的话真带劲。可惜我始终说不出这样有力量有生气的话。就只好借先生的话送给这些视读者或学生们为自己“争名夺利”垫脚石的“没有良心、欠缺道德”的“攒书专家们”。

  对于你们来说恐怕写书还不配,第一要矫正你们做人的态度。一切行为,不诚意不能动人。你们也许认为只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书自然就有人买,但是,你怎么就不去看看你书的质量和分量,想想你的书哪本真正成为了畅销书、成为了人皆乐见的好书,想想自己是不是总有一天将被广大读者们或学生们所抛弃。真到了那个时候,是不是也太可怜了?

  现在,你们首先要做的是,不是对我恨之入骨,骂我打我,而是一生恨意,就要即可反省:难道自己真的是一个“不仁不义”、“假心假意”的骗子?

  我知道。又把你们给得罪了。一篇文章得罪一批人。一句话得罪一些人。还有多少人你没有得罪啊?我不知道。至少,我一个人去得罪他们所有人要比让他们去得罪我们所有人好。

  至此。也是为了大家好。

查看徐大伟 的所有文章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病毒营销考验“扩散”控制
下篇: 定价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