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与国外童装的比较(一)
0 ihunter 2010/04

"米奇"、"泰迪熊"、"白雪公主"、"史努比"等是有悟性、有思想深度、有进取心、和感情纯朴的卡通形象。它们直接影响着我国年轻家长购物的取向。这说明一个问题,国外的童装商们知道如何影响我国年轻消费者的意识。国内童装业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当初所谓的童装业不过是款式简单的马夹及外套而已,没切没有生动的卡通图案等,产品单一,是我们那个时候童装的特色。随着时代的推移的我们的童装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可我们有不少的童装产品,却仍不注意借助服饰语言在表现儿童心目中偶像和爱物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是许多模仿名牌的童装,参照名牌产品在同样的部位印上米老鼠、唐老鸭图案,仍卖不过名牌产品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塑造品牌,不懂得经营品牌。但国内也不乏几个有名的童装品牌,如"一休"、"懒猫"、"博士娃"、"娃哈哈"等,可是我们所在的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10%(目前国内童装市场约有70%是无品牌竞争,而20%的品牌童装是进口品牌或合资童装)。中国的童装品牌塑造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形成的,这时人们的品牌意识才逐步建立起来。以上信息可以反映出,我国的童装品牌塑造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经过了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外销型企业转而攻占内地市场,这就加剧了中国童装品牌的争夺战。可以说,在未来3至5年间,是我国童装的发展黄金期,也是我国童装企业的阵痛期,如果不注重品牌的自身建设,这当中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倒下或被兼并,或成为别人的代加工厂,成为利润最薄弱的一环。"经营品牌",塑造品牌,没有长远的打算,只是以品牌作为生意的基点,赚取批发走量数据而已。(二)品牌的延伸"迪斯尼",一开始从动画延伸到童装,然后又通过资源的整合,把品牌延伸到研发生产众多的儿童用品,如童车、睡床、挂件、相机、家具用品等,这虽然得益于其强大的品牌知名度,但是给我也提供了可以以我们自身力量来完成某些品牌延伸的设想。国内童装品牌如我国台湾省的"丽婴房"从1971年开店以来,一直在探索品牌延伸的营销工作,现在之所以能够和国际大品牌抗衡,就是得益于其品牌的延伸战略。但是这只是在我国台湾省才有的品牌,因为其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为密切,获得先进的营销理念较为畅通。再把目光转向国内,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到09年底还没有出现一家像丽婴房的这样的中国企业。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品牌延伸的关键点在于首先要有良好的品牌基石。回到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大陆要想有丽婴房这样的中国企业,起码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为要培育一个好的品牌不是想当然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品牌的建立,产品的设计,营销工作紧随,攻关力量的贮备,品牌文化的渗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多资金的支撑。这些在后面都会有所分析。(三)品牌的文化渗透"先入印象"不谋而合。但是品牌文化的渗透也是一个穿越岁月长河的作用结果。迪斯尼品牌,毕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看看那些一个个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唐老鸭、小熊维尼、白雪公主等等,无一例外都是迪斯尼的名片。我们80后的一代又几个不是看着迪尼斯的动画片长大的。有几个不受气文化的影响。现在虽然我国的动画产业迅速发展,但是其动画文化还在初级阶段,至今,没有还没有一个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动画公司,更不要说其品牌文化的渗透力。而迪斯尼却恰恰借助其品牌影响力,把其文化渗透到其服装产品,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年轻父母们,主导着他们的购买意向。虽然我们和国际品牌迪斯尼不属于一个品牌层次,但是我们可以从其身上看到品牌文化的作用。要想把品牌文化深入的渗透,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呵护自己的品牌。通过长时间的自身特色的发展及别具一格的长期坚持营销策略,其自身的品牌文化同样可以渗透到社会的目标消费群体中。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也是我们现在必须经过的路。(四)研发力量的投入国外童装品牌大多有自己的品牌风格,有的以卡通文化来打造自身影响力,比如迪斯尼;有的以历史文化来塑造长久的造经典,如安徒生;有的以精湛的设计来赢得市场的赞许,如时尚小鱼等等。虽然他们都是国际性的童装品牌,并且在中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他们对研发设计的投入却仍是相当的大。因为它们知道,只有走在时尚的前沿,才不失市场的机遇。他们每年在纯利润中拿出百分之七左右来作为研发经费,如果中途研发经费不够,则会临时从其他预算中补充,总之,在他们心中研发费用投入多少是决定利润所得多少的前期标杆。我国的童装企业(至有品牌的童装企业),有不少还是有名的童装产品,却不注意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模仿名牌的童装,参照名牌产品在同样的部位印上米老鼠、唐老鸭图案,这就是虽然我们的产品价格低廉仍卖不过名牌产品的原因。看着国外的品牌我们有时也想超越,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走在临摹或抄袭的阶段,我们何谈超越国外品牌。如果想把自己的品牌做的强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产品研发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彻底抛弃抄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经营中有获取最大胜利的机会。虽然近一两年也可以看到部分童装企业拿出巨资作为研发资金,但是往往雷声大,效果小。之后就不了了之了。总体来说,我国童装企业能在产品研发上投入的资金大约在百分之一都不到。

收藏 有帮助 没帮助

上篇: 警惕三类融资诈骗
下篇: 500强企业中国的CEO们对 80后 90后的忠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