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透过麦道夫案,放松标准的金融监管背离了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并需严格监管的本质;而我国目前在金融衍生品立法上的空白,也让专家感到了担心
3月12日,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庭上对检方的11项犯罪指控供认不讳。如果检方的11项犯罪指控成立,麦道夫将面临最高150年的监禁。
如今,麦道夫被收押在曼哈顿联邦监狱,等待6月16日法庭对他的宣判。关于此案的调查仍在继续。3月25日,纽约州拿骚县法官冻结了麦道夫弟弟彼得·麦道夫的资产;同一天,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集团卢森堡分行因涉及麦道夫诈骗案被巴黎检方传讯;3月27日,英国重大欺诈办公室表示,该办公室将尽快针对麦道夫麾下的伦敦业务提起刑事指控……
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这起诈骗案的更多细节将披露。与此同时,该案更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它所带来的警示作用,对于中国的投资者和金融监管机构也有借鉴意义。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的金融专家和有关法学专家。
麦道夫是美国的“带头大哥777”
在骗局被揭露之前,麦道夫头上有着炫目的光环:他的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可独立从事证券交易的交易商之一,本人担任过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平日里乐善好施,常常捐钱给慈善机构。他保持着“白璧无瑕式”的从业纪录,以超乎寻常的高投资回报率赢得了投资者的尊崇,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谁都没有想到,麦道夫居然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金融诈骗案。去年12月,麦道夫向美国联邦调查局自首,承认自己犯下欺诈罪,“向投资者支付了并不存在的钱”,并表示自己已经破产。
“麦道夫使用的伎俩并不新鲜,就是古老的庞氏骗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燕指出,所谓庞氏骗局,是100多年前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意大利裔投机商发明的一种金融诈骗方式,实质是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投资者的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麦道夫的特殊之处,是他依靠自己在华尔街的威望和口碑,把这个骗局延续了长达20年之久,上当受骗者名单中不乏全球知名的大银行、精明的投资机构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富豪。
“如果把麦道夫头上的光环都去掉,他就是美国的‘带头大哥777’。”国内知名的外汇理论专家、高级经济师何志成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国,也有许多类似麦道夫案的案件,像万里大造林、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这些行骗的手法都是运用庞氏骗局。
去年我国发生的轰动一时的“带头大哥777”王秀杰非法经营案,王秀杰与麦道夫的行骗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王秀杰利用股市牛市的形势,把自己装扮成投资高手,骗取投资者的钱财。而麦道夫则是利用自己在华尔街多年来积累下的声誉,编织了一个骗局。”何志成表示,目前我国有一些股评人、操盘手、股票经纪人,把自己扮做理财高手,吸引人们到他那里投资,成为私募基金。他指出,“这些人未必都那么专业、可信,他们很多都是小麦道夫。”
疯狂市场产下的“怪胎”
麦道夫曾被人比喻为“最安全的美国国库券”,“最安全”的麦道夫却与世界开了个玩笑,成为华尔街最大的骗子。何志成分析认为,麦道夫神话的产生与破灭,是因为世界金融市场太疯狂、太贪婪了。
何志成表示,最近几年,金融创新发展得特别快,各种金融衍生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国金融界鼓励创新、鼓励风险投资,以此促进金融市场繁荣,有意识地淡化了金融监管。麦道夫案的发生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都与之有关。
何志成认为,一般情况下,像麦道夫这样的人不一定能赚到钱,他之所以能够在过去20年缔造了一个“神话”,是因为过去很长时间里,全球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发展实体经济来实现,而是严重向资本市场倾斜,引导人们不去做实业,倡导大家都去投资资本市场。社会整个“本末倒置”,靠劳动、靠实业、靠企业家创造财富的少了,梦想着在资本市场上一朝发财的多了。这种情况下,像麦道夫这样的人跳出来说:把钱交给我,我去投资,帮你赚钱。在利益的诱惑下,人性的贪婪与轻信便占了上风。何志成表示:“如果没有市场的贪婪和疯狂,没有价值取向的偏离,没有金融监管的彻底放松,就不会有麦道夫案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史际春指出,麦道夫案再次告诫世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谎言。麦道夫在行骗过程中有很多违背常理的东西,比如他吸引投资的苛刻条件是,不要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他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可以赚钱,麦道夫的解释是“内部消息”,很多精明无比的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征服了。史际春说:“如果要负责任的话,上当受骗的投资者本人应负95%的责任,监管部门的责任是5%。”
何志成也表示,老百姓投资资本市场一定要有防范意识,心中装个度量衡,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千万不能因为贪婪而陷入骗子编织的陷阱。
对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警示
麦道夫案映射出投资者贪婪本性的同时,也反映了美国金融监管的缺位。麦道夫涉案时间长达20年,其间受到了同行和媒体质疑,甚至被举报到美国证交会,但最终却躲过了监管者的视线。究其原因,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全球性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其核心理念是“使金融产业在公开竞争中受益,并使政府干预降到最小限度”。美国的金融监管者就是本着这一理念,普遍放松了监管标准。
“透过麦道夫案,我们看到,放松标准的金融监管背离了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并需严格监管的本质”,史际春说,“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没有美国放得那么开,现在看来放得太开也不是一件好事。一味提倡金融创新,监管跟不上,没有能力判断会发生什么事,就容易出现问题。今后我国在放开金融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要慢慢进行。”
刘燕认为,麦道夫案也提出了对私募基金监管的问题。她表示,对于私募基金的监管,也有监管成本的考虑。如果证券监管部门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可以对私募基金进行管制。但是目前我国对私募基金还没有正式承认,私募基金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来进行自我调节,做得好了大家便来你这儿投资,做得不好便离开。一些私募基金业内人士提出了“阳光私募”的概念,倡导对私募基金的财务报表进行必要披露,把经营状况做得透明。刘燕认为,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目前要做的是要把监管的门槛把握好,分清哪些是需要监管到位的,哪些是需要通过市场自律完成的。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师、民商法学博士王静认为,麦道夫案对我国的警示作用表现在对金融衍生品的立法上。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但是我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立法却是一个空白,证券法对金融衍生品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当务之急是中国证监会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什么是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有哪些特点、金融市场上可以做哪些金融衍生品,而且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衍生品所产生的市场风险要有一个风险评估机制,然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内容写入证券法,用立法的形式予以规范。”
上篇:
小额贷款公司被冷遇 处境尴尬
下篇:
银监会总动员 中小企业融资春至江南
1 互金产品运营:用户四大行为漏斗及转化策略 2 互联网金融产品新媒体营销推广方案全攻略! 3 2017年互联网金融企业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全攻略 4 金融类APP产品:搭载运营手段提高用户数据指标 5 互联网P2P金融产品如何提高理财用户的忠诚度? 6 互联网运营人应该怎么看待3·15晚会曝光的保健品骗局? 7 2017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及平台排行榜TOP10 8 总结分析:互联网P2P网站平台运营及获客方法 9 互联网金融类APP怎样才能做好内容运营? 10 从“罗尔事件”看穿P2P营销三大“假面” 11 盘点互联网行业金融产品十大运营模式 12 特朗普当选总统!美国大选借势营销哪家强?